搜索

从宋高宗赵构的个人立场来说,岳飞是不是必须杀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6:59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6 17:07

基本上是的。抛开道德立场,赵构本人,乃至整个宋朝所有皇帝,对武将都极为警惕,忠诚才是第一位的、能干是第二位的。高宗一开始对岳飞是非常器重的,但是岳飞几次对高宗的顶撞让高宗心生警惕,最后起了杀心。


高宗过江即位之后没多久,就爆发了苗刘兵变,又称刘苗之变、明受之变。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苗傅和刘正彦发动兵变,诛杀宋高宗赵构宠幸的权臣及宦官以清君侧,并逼迫赵构将皇位禅让给三岁的皇太子赵旉的兵变。虽然兵变最后被镇压下去了,但是高宗对武将的忌惮得到了加深。从此之后,赵构一生不再信任武将。


对于岳飞,高宗一开始是非常信任乃至倚重的,绍兴七年(1137年)高宗一度希望将北伐的重任交给岳飞。(《金佗续编》卷二七《文林郎黄元振编》岳飞事迹:朝廷罢刘光世军,欲以公(岳飞)代之,并军大举。公既扈从至建康,太上(宋高宗)知公之可大任也,独召公至寝阁,命之曰:“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除张俊、韩世忠不受节制外,其余并受卿节制。”)不过后来几件事,尤其是岳飞建议立储一事,让高宗逐渐心生不满、警惕甚至感觉到危险,这就埋下了岳飞被杀的苦果。


岳飞坚持主战,高宗等坚持主和,这一点是矛盾的,岳飞坚持几年最终必然会被罢免,但不见得会被杀。和岳飞一样主战的韩世忠、张俊和高宗的理念也不一样,但是他们只是被罢免或者被闲置,并没有被杀。


封建社会,如果皇帝控制不了武将,后果是非常危险的。比如宋高宗尽管信任宦官、权臣,对能干的武将多有制约,但是总的来说,他稳定了大局,延续了南宋150年江山。


反观南明,弘光政权一直无法实际控制江北四镇、武昌左良玉等武将集团,黄得功、刘良佐、高杰、刘泽清、左良玉等一直桀骜不驯,包括南方的郑芝龙、方国安等都等同于军阀,弘光政权无法控制,更无法统一协调指挥,导致内讧不断,面对清军又是一触即溃,或者望风而降。弘光政权仅仅存在了一年就土崩瓦解了。


虽然赵构和弘光政权面临的形势不一样,还不能完全相比,但是归根结底,一个皇帝,如果不能杀伐果断、无法有效控制部下,在哪种强敌压境的情况下几乎就是死路一条。


这也不断提醒后来的人,在一个集体里,如果没有政治头脑,业务骨干还是乖乖去干业务吧,不要轻易参合进政治斗争,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

关于历史上流传很广的,高宗怕岳飞北伐会迎接回宋徽宗和宋钦宗一说,在历史上是站不住脚的,宋徽宗于1135年被金人迫害致死,宋钦宗于1126年就已经死亡。


岳飞于1137年(绍兴七年)三月写成的《乞出师札子》,此时岳飞正得到高宗的重视和信任,此前宋高宗准备将刘光世所部王德、郦琼等淮西兵马五万余人隶属于岳飞。岳飞见部队行将扩充,收复中原有望,心情异常激动,亲手写成了这道札子。此时金人不断放出风声,要以宋钦宗或宋钦宗之子组织傀儡政权,故岳飞在此奏中便不再提“迎回二圣”的说法了。这说明当时二圣被害的消息在南宋已经广为人知。


至于岳飞被害已经是1142年了,此后几个月后,根据达成的宋金议和条件,金人归还了宋徽宗的棺椁,南宋将徽宗葬于绍兴府会稽县。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