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调解书具有法律强制力,可申请强制执行。调解委员会制作的调解书需确认效力后执行。诉前调解与立案调解区别在于性质、对象、主持人和调解协议效力。诉前调解具有优点,可避免开庭审理,若达成共识则无需诉讼。
法律分析
法院的调解书具有法律强制力。法院依制作的调解书符合法律规定的,调解书生效后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一方不执行的,另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法院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对方具不履行义务,可向法院申请执行。基层调解委员会、司法所等组织、部门制作的调解书,经双方签字后,具有证据效力。如果一方拒不履行,需要通过诉讼来确认该调解书的效力,然后才能进入执行程序。调解委员会没有对争议纠纷的强制处理权,对经调解达成的协议也没有法律强制力保证。
诉前调解与立案调解的区别有四点,分别如下:
1、调解纠纷的性质不同。立案调解是诉讼调解,诉前调解是人民调解;
2、调解对象不同。立案调解的对象是已经立案受理的民事案件,诉前调解的对象是当事人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人民法院并未立案受理,而是转交“人民调解工作室”安排调解的矛盾纠纷;
3、主持调解的人员不同。立案调解是由人民法院立案庭的法官组织进行的,诉前调解则是由“人民调解工作室”安排人民调解员主持的;
4、调解协议的效力不同。立案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或捺手印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一方不自觉履行的,对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诉前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法律性质,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内容的,对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确认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诉前调解并不算立案。但通过对诉前调解的认识我们看到了诉前调解具有很多优点,这也是法院在开庭审理前安排诉前调解的原因。如果诉讼双方在诉前调解中达到共识就完全没有必要在进行开庭审理了。
结语
调解书具有法律强制力,一方不执行可申请强制执行。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对方不履行可申请执行。基层调解委员会、司法所制作的调解书,经双方签字后具有证据效力,需通过诉讼确认效力后执行。诉前调解与立案调解的区别有四点:性质、对象、主持人员及协议效力。诉前调解具有优点,若达成共识则无需开庭审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
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
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第二百三十四条
人民法院制作的调解书的执行,适用本编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