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
1、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距凸透镜6厘米时,可以在光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移动蜡烛使它距透镜12厘米时,调整光屏,________(填“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能得到像,那么成的是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
2、某同学拿了一个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要想观察细小的物体,应将物体放在凸透镜下方距凸透镜______ 的范围内,要使此时的像放大一点,可以将凸透镜往 (填“上”或者“下”)移一点;要想用它得到放大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在_____ ___ _范围内,此时像的位置在距离凸透镜_____ _ ___的范围内;要想用它得到缩小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______ ___,此时像的位置在距离凸透镜_____ _____的范围内。
3、 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光屏上成像,若将透镜下半部分用纸遮住,物体的像将 ( ) A、在屏上只被接到物体上半部分的像; B、能得到物体不清晰的完整的像; C、能得到物体完整的像,但亮度却减弱了;D、能得到物体大部分的实像。
4、小华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4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大于20cm ; B.一定小于8cm;
C.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 D.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5.如图所示,经过凸透镜的a、b两条光线,经折射后,折射光线与主轴的交点位于( )
A.乙区和丙区 B.丙区和乙区 C.甲区和乙区 D.甲区和丙区
6.用照相机拍摄水池底部的物体,若照相机位置不变,比较池中有水与无水两种情况,则有水时( )
A.暗箱应略短些,所得的像也略小些 B.暗箱应略短些,所得的像也略大些 C.暗箱应略长些,所得的像也略大些 D.暗箱应略长些,所得的像也略小些
7、有一物体在凸透镜5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着主光轴逐渐移到1.5倍焦距处,像的变化是: ( )
A、从小变大; B、从大变小; C、不变; D、从小变大,又从大变小;
8、某凸透镜焦距在10厘米与15厘米之间,当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为25厘米时,所成的像一定是 ( ) A.放大的 B.缩小的 C.正立的 D.倒立的
9、烛焰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如果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相互交换,那么: ( )
A、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B、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C、光屏上不一定能得到像 D、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像,但是像的性质不能确定。
10、房间内的人通过防盗门上的猫眼可以看到外面的人,而外面的人却不能看到房间里面的人,
猫眼外侧和内侧分别相当 ( )
A、凸透镜 凹透镜 B、凹透镜 凸透镜 C、凹透镜 凹透镜 D、凸透镜 凸透镜
1
11、在凸透镜前有一物体,当它沿主光轴向凸透镜方向移动20厘米,则它所对
应的像却远离凸透镜移动30厘米,那么物体移动的范围可能是( ) A、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内移动B、在凸透镜两倍焦距外移动 C、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移动
D、在凸透镜两倍焦距外向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移动 1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实验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像 (填“变高”、“变矮”),是因为 。 (2)实验时发现有个蚂蚁爬上了凸透镜的镜头,此时在光屏上 (填“会”、“不会”)有蚂蚁的像。
13.如图3-3-2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 cm处,则( )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图3-3-2 图3-3-5
14.张晨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3-3-5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烛焰位于b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C.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D.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1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烛焰离透镜12 cm时成的是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7 cm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下列的哪个值( )
A.8 cm B.10 cm C.11 cm D.14 cm 1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3-3-7中的( )
图3-3-7
17.一束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3-3-4(a)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大小约为__________ cm;若将一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2 cm处,如图3-3-4(b),则透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
图3-3-4
2
18.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⑴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调整(填“上”或“下”);
⑵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⑶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移到某一位置(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 、清晰的实像(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⑴操作前先要把烛焰、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并调整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烛焰的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
⑵若该凸透镜的焦距 为10cm,把烛焰由如图所示的位置向凸透镜靠近5cm,则需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当适当的位置,光屏上才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⑶若换一个焦距为8cm的凸透镜,烛焰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则光屏上______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先填“能”或“不能”)
20.完成下列光学实验要求:
⑴“用平行光测凸透镜焦距”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示意图。
a、当蜡烛在a点时,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b、将蜡烛从a点移到b点,光屏不动。此时将凸透镜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使像变的清晰且是放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用了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
操作,以下两个表格是他们在光屏上承接到像时的准确实验数据记录。
凸透镜的物体到凸透像到凸透镜像的像是放大焦距(cm) 镜的距(cm) 是的距(cm) 正倒 还是缩小 16 16 16 16 14 14 14 14 20 30 40 60 20 30 40 60 80 34 27 22 47 26 22 18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⑴结合你探究得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将两个表格空白处填充完整。 ⑵分析以上数据,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结论一是示例)
结论一:在成实像的情况下,凸透镜的焦距相同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短。
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2、如图所示,蜡烛经透镜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23、下列有关凸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没有光屏,眼睛无论在什么位置都不能看到物体经凸透镜折射后形成的像 B、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C、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而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 D、凸透镜既可以成正立的像,也可成倒立的像、
24、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C、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25.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
(1)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____ ____ 移动.
(2)把图甲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26.老师上课时经常用到投影仪,如图所示,关于投影仪的使用以下做法中合理的是 ( ) A.投放到屏幕上的画面太靠上时,应增大平面镜与凸透镜的夹角使画面向下移动 B.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靠近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
C.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
D.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
27.小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⑴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小华如图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根据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制成__________▲____。(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
⑶小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___
4
▲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28.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高空向地面照相,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A. 大于100 mm B. 等于50 mm
C.小于50 mm D. 介于50 mm和100 mm之间
29.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
A.变小 B.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30..一个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体距凸透镜25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5cm处得到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焦距
A.在15cm ~25cm之间 B.在7.5cm ~12.5cm之间 C.小于7.5cm或大于12.5cm D.无法确定
31..小翔周末与兴趣小组一起去参加活动,在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占满手机取景显示画面,但左边的小明没有在画面中完整出现,为了让他也完全拍进照片,应该怎样调整:
A.手机远离同学 B.手机靠近同学 C.手机适当向左移 D.手机适当向右移
32..九年某班学生照毕业像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学生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学生,同时还应该__________(填“增加”或“缩短”)照相机暗箱的长度。
33..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__(填“虚”或“实”)像。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