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地理_《污染物的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污染物的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时间:2020-09-17 来源:世旅网
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

【学习目标】

1.了解污染物跨境转移的概念和分类;

2.能够结合实例,说明污染物跨境移动对环境安全的影响,说出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防控措施。

【学习重点】

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原因和防控措施 【学习方法】

案例学习法、讨论法、微课学习法等 【学习过程】

导课:印度洋海啸视频 通过刚才视频的观看,我们可以看出,海啸往往能够引发巨大的灾难,直接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其实海啸带来的灾难,不止这些,今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情景】

2004年12月底的印度洋海啸推着巨浪袭击了索马里北部的海岸,也把成吨的核废料和有毒废料搅翻到光天化日之下。据悉,这些废料是这个国家在1990年战乱时被非法倾倒的,倾倒的废料包括放射性铀、铅、镉、汞,以及工业、医院、化工和各种各样的有毒废料。1997年和1998年,意大利报纸《天主教家庭》与绿色和平组织意大利分部联合进行了调查,最终披露了瑞士和意大利等国的企业非法向该地倾倒有毒废料的事实。

【问题】

瑞士和意大利等西方国家的企业向索马里非法倾倒垃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当地环境会产生哪些危害?如何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

主要设计意图:视频导入,激发兴趣,情景切入,让学生迅速进入本节主题;同时区域作问题情境载体,渗透了区域认知能力培养。

过渡: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来一起学习《污染物的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 首先,我们来看一段微课,了解一些基础知识。大家要一边看微课,一边完成学案第一部分对应内容。 一、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一)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1

1.概念:污染物的跨境转移,狭义上是指污染物从一国的国家管辖地区转移至另一国或者不属于任何国家管辖的地区,即污染物的跨国转移。

2.分类:按照污染物转移的过程,可分为直接污染转移和间接污染转移。 直接污染转移是指通过运输、丢弃、排放等方式,直接将有毒有害物质或其他污染物转移至本国区域之外。间接污染转移是指通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方式,将落后的重污染设备、技术和行业等转移到本国区域之外。

此外,大量进口别国的资源,导致资源输出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亦属于一种特殊的污染物跨境转移。

(二)污染物

1.概念:污染物是指进入环境后使环境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改变,直接或者间接有害于生物和人类的物质。

2.来源:这些有害物质,主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化学物质,也有自然界释放的物质,如火山爆发喷射出的气体、尘埃等。 3.分类 (1)按照污染物污染的环境分: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室内污染物; (2)按照污染物形态分:气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固体废弃物; (3)按照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噪声、放射性污染物、微波辐射、光污染、热污染)、生物污染物(致病菌、恶臭)等。 微课看完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家学案上的内容完成的如何。 展示方案一:希沃授课助手展示大家的微课学习成果。 展示方案二:请同学来读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微课的形式进一步梳理、巩固基础知识点,一方面这部分知识简单易学,另一方面避免知识呈现方式过于单一。 过渡:以上问题,大家没有问题的请举手!……大家基础知识掌握的很好,下面我们深入一步,来探究一下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原因和途径:请大家阅读两则材料,思考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原因: 二、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原因

2

【活动】

材料一 发达国家在环境规制和排污费征收标准要高于发展中国家, 这会推动发达国家污染产业生产和废弃物排放成本的上升,而使环境标准较低国家的厂商将获得明显的成本优势。发展中国家环保监管力度不够,经济学上的直接体现就是企业排污或垃圾处理环境成本低。在自由贸易框架下,垃圾处理自然会流向处理成本较低的经济体。

材料二 Z国为发展中国家,其目前处于经济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在本土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这种对自然资源的高需求并不总能从国内市场得到满足,Z国就不得不以包括收购废物在内的各种形式从国际市场进口资源。以塑料为例,Z国人均塑料消费量由2005年的22公斤迅速增长到2010年的46公斤,但Z国化工企业满负荷运转也难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只能从国际市场购买塑料垃圾回收加工后充当塑料制品原料:2006年到2011年之间Z国塑料废料进口量从5.86万吨飙升至8.38万吨。

Z国本地市场产生的废物资源并不受到本土市场的欢迎。比如,根据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一项调查,大多数Z国的塑料厂商倾向于采用进口塑料废料作为原料,几乎没有厂商愿意使用国内塑料废料,因为“国外塑料废料质量更好,Z国塑料废料因为在加工中使用了过量的廉价含氟活性剂而不敷利用”,“使用国外塑料废料对厂商来说经济效率更高”。

阅读以上材料,思考(如有必要可以讨论),污染物跨境转移的方向和主要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方向:当前,污染物的跨境转移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污染转移为主。(基于人为原因的污染物跨境转移)。

原因:一是环保意识的差异;二是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不同国家环境标准的差异;三是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经济利益的驱动;四是立法的缺陷;五是部分国家缺乏应有的责任担当。

动力机制:国际贸易等(基于自然因素的污染物跨境转移动因还包括大气环流-风、水循环-河流、洋流……等)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根据材料得出污染物跨境转移的主要原因。

过渡:在众多因素作用下,环境污染物实现了跨境转移,对环境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影响,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一二。看视频时应注意思考:污染物跨境转移对环境安全有怎样的影响?

3

播放视频。

三、污染物跨境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

学生回答:污染大气、水体、土壤等,影响人体健康,破坏生物多样性…… 教师点拨:以上主要是从地理要素角度得出的影响,还可以从时间、空间、整体性、辩证认识等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

污染大气、水体、土壤等,影响人体健康,破坏生物多样性; 部分国家或者地区环境污染程度逐步加重; 使污染向异地蔓延和扩散;

引发次生污染,危及其它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的环境安全。

【过渡】

下面,我们再进一步,把污染物转移聚焦到电子垃圾,聚焦到非洲加纳。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思考后面的两个问题。

【活动】

阿格博格布洛西的电子垃圾之殇

电子产品的拆解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和很高的技术含量,成本也比较高。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大量电子垃圾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处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调查报告显示,发达国家每年产生的电脑、电视、手机、家用电器等电子垃圾多达5000万吨,其中75%的电子垃圾没有经过正规回收处理,绝大部分被非法出口到非洲和亚洲,对当地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图2-3-2

加纳首都阿克拉郊区的阿格博格布洛西(Agbogbloshie)是受到电子垃圾严重影响的区域之一。这里的居民大部分来自加纳北部贫困的农村地区,为了生计,他们从电子垃圾中提取一些可以出售的金属,诸如铜、铝和黄金等,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在这块4英亩的电子垃圾处理场地里,一天到晚都会冒出刺鼻的浓烟。浓烟主要是因当地居民焚烧废弃电器引起,焚烧的目的是为了清除掉电器上面的塑料,获取里面少量可以回收的金属(大多数是铜和铝),然后把剩下的东

4

西抛弃掉。检测表明,这些焚烧后的残留物里含有“极高”的铜、锌、铅、锡等;在当地空气、地表和供水系统中含有“较高”的溴、砷、水银等剧毒性物质。他们也会打碎电视显像管里的铜管寻找可卖的材料,而这些碎片里含有大量的铅和铬。铅是一种神经毒素,而铬是一种危害肺部和肾脏的化学物质。当地居民经常性地暴露在这些有毒物质充斥的环境中。

【问题】阅读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当地大量居民从事电子垃圾处理的原因是什么?

2. 电子垃圾处理对当地地理环境有哪些不利影响?

【过渡】

鉴于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影响,产生了两种对废弃物国际贸易的认识,同学们看一下,你赞同哪种?

【活动】

废弃物国际贸易,控制,还是禁止?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法的废弃物国际贸易,主要是针对一些能够被再生利用、循环回收而具有经济价值的固体废弃物。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

认识一: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经济困难,进口具有可利用价值的固体废弃物,可以减缓本国自然资源的枯竭,还可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于废弃物国际贸易只要合理控制即可。

认识二:发展中国家普遍缺乏再生资源利用和无害环境处置危险废弃物的能力,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危险废弃物大量进口,难以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和循环回收,并给环境和人民健康带来严重损害。因此,对于废弃物国际贸易应该坚决禁止。

【问题】

你赞同哪一种认识?说一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没有标准答案,能自圆其说即可。

参考资料:废料并不全是无法利用且对环境有害的垃圾。以电子垃圾为例,每吨电脑部件中含有黄金0.9公斤,铜128.7公斤,塑料270公斤,铅58.5公斤,还包括数量可观的重金属和塑料部件。若有妥善的无害化处置手段,废料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价值。跨境废料交易的国际法依据《巴塞尔公约》也仅仅禁止

5

经合组织(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有显著环境危害的废料,可回收利用的废料进出口贸易并不在被禁止的名单中。对“洋垃圾”不以区分统一抵制,显然是一种十分无知的行为。

【活动】

近些年,国际上有些国家热衷于炒作中国碳排放超标言论,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如何驳斥有关认识? 学生分析:…… 专家观点:观看视频 教师点拨:……

【知识窗】

中国对洋垃圾说“不”

2017年7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该方案的主要目标是,严格固体废物进口管理,2017年年底前,全面禁止进口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通过持续加强对固体废物进口、运输、利用等各环节的监管,确保生态环境安全。保持打击洋垃圾走私高压态势,彻底堵住洋垃圾入境。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面提升国内固体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水平,逐步补齐国内资源缺口,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方案明确,要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坚持稳妥推进、分类施策,坚持协调配合、狠抓落实,严格固体废物进口管理;方案提出,完善堵住洋垃圾进口的监管制度;方案要求,强化洋垃圾非法入境管控;方案明确,建立堵住洋垃圾入境长效机制;方案强调,提升国内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水平。

【活动】

广东查获549吨走私“洋垃圾”

2016年8月11日,广东省深圳市公安边防支队近日在深圳大鹏角以南附近海域查获一起特大走私“洋垃圾”案,查扣涉嫌走私的“利运达”号货船,抓获6名涉案嫌疑人,船上载有涉嫌走私的旧衣物、帆布等“洋垃圾”约549吨,案值约1100万元。这些“洋垃圾”来源复杂,未经正规的检验检疫和消毒,极有

6

可能存在大量细菌和病毒等物质,流通到市场后,将对消费者尤其是老幼妇孺的健康安全造成巨大隐患。

【过渡】

废弃物国际贸易也许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污染物跨境转移我们也必须有效防控。如何防控呢?我们要从原因入手分析:

四、污染物跨境转移的防控

学生分析:…… 教师点拨:…… 参考答案: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国民污染防控意识;

促进经济发展,升级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层次; 建立和完善污染处理机制;加强立法;

以行政手段不断推动污染防治技术进步;国际合作(基于地理环境 整体 性的认识)

【当堂训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据统计,全球每年生产的塑料制品中10%最终“归宿”是大海。下图中阴影部分示意太平洋上最集中的废塑料物品和碎片“垃圾场”,其面积达3.43×105平方千米,中心最厚处达30米,被称为“太平洋垃圾漩涡”。

(1) 大量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可能产生的危害有哪些?

7

(2) 如何控制该海域“垃圾场”进一步的发展?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想大家除了明确本节的基本知识体系之外,也应认识到污染物的跨境转移不是一天形成的,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也必将在发展中不断解决。过程也许是很艰难的,但为了子孙后代的明天,污染物跨境转移防控势在必行。

【作业】

以“查处洋垃圾走私不能只依靠海关”为题,策划一次宣传活动。

《污染物的跨境专业与环境安全》学情分析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污染物、有害物跨境移动对环境安全的影响。

【知识基础】污染物的跨境转移相关知识在之前的教材中涉及不多,学生能联系上的知识还是有的:由于大气环流导致的大气污染转移,跨国河流中污水排放造成水污染转移等在必修内容中有所接触。

【生活经验】大部分学生不会有相关的生活经验,但相关污染物转移、废弃物控制等案例近几年时常见诸媒体,所以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并没有什么障碍。

8

【难度分析】一是内容背后人地协调观的培育应在案例中润物无声的实现,二是问题分析过程中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

【课前准备】相关案例

《污染物的跨境专业与环境安全》效果分析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污染物、有害物跨境移动对环境安全的影响。

【效果分析】本节采用案例学习法、讨论法、微课学习法等方法,课堂45分钟教学设计合理、实施过程紧凑,案例选取恰当,师生互动好,课堂生成性好,既有公开课的设计感,又有常态课的轻松、愉悦,实现了对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和人地协调观的加强。当堂训练试题选取精当,课堂反馈优良。

【主要不足】整节课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方面可以再做思考,看能否进一步完善。

《污染物的跨境专业与环境安全》教材分析

【模块分析】本模块为选修Ⅰ-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资源、环境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增强保护资源与环境、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污染物、有害物跨境移动对环境安全的影响。

9

【本节分析】本节内容在以往版本的教材中几乎找不到相关的知识体系影子,教材为了实现课标要求,列举了大量的实例,以方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便于学生的知识建构。除了污染物的概念、分类,污染物跨境转移概念、分类、影响、原因和防控措施不难理解,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对污染物跨境转移的态度,以及由此反映出来的大国应有的责任担当。难的一是内容背后人地协调观的培育应在案例中润物无声的实现,二是问题分析过程中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

【课时安排】1课时 【课 型】新授课

说明:本科教材的教学在整个学科课程价值实现中的定位。 【学习目标】

1.了解污染物跨境转移的概念和分类;

2.能够结合实例,说明污染物跨境移动对环境安全的影响,说出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防控措施。

【学习重点】

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原因和防控措施 【学习方法】

案例学习法、讨论法、微课学习法等

《污染物的跨境专业与环境安全》评测练习

【当堂训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据统计,全球每年生产的塑料制品中10%最终“归宿”是大海。下图中阴影部分示意太平洋上最集中的废塑料物品和碎片“垃圾场”,其面积达3.43×105平方千米,中心最厚处达30米,被称为“太平洋垃圾漩涡”。

10

(1) 大量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可能产生的危害有哪些?

(2) 如何控制该海域“垃圾场”进一步的发展?

《污染物的跨境专业与环境安全》课后反思

回顾这堂课的准备过程,从2018年6月的试学试教活动,到2019年4月的山东省2017级高考地理备考现场会课程展示,再到5月本次的录课,这节课经历了忠于教材——源于教材——力求高于教材的设计思想转变。内容上由一开始的及其丰富,甚至有些过多而在最早的试讲中发现不能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里一一呈现,所以后来删减了不少案例,只保留了笔者认为必要的部分案例。从知识呈现及能力训练上,针对特别简单的内容采用微视频教学发,快速浏览,过筛子;有些难度的地方,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让知识和思维方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个别容易混淆的地方,采用讨论甚至辩论的方式,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实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实现思维方法的提高。整节课基本实现了原有设计目标。

如果说不足的话,限于时间和个人水平,整节课的趣味性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方面可以再做思考,是否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进一步完善。

11

《污染物的跨境专业与环境安全》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污染物、有害物跨境移动对环境安全的影响。

【课标分析】本课教材的教学在整个学科课程价值实现中的定位。 本条课标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理解:

1.教学方法上:结合实例,进行原因、影响、防控等的分析。 2.学习要求上:行为动词是“说明”,内容是污染物、有害物跨境移动对环境安全的影响。

3.目标设定上:一是综合思维能力培养,二是人地协调观加强。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