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青铜器的类别和器形特征

青铜器的类别和器形特征

时间:2021-10-24 来源:世旅网
青铜器的类别和器形特征

——青铜器的类别和器形特征

铜器,是指用青铜或痛的合金制造的工具、武器、器皿、乐器及装饰品。铜,依其成分可分为红铜、青铜、黄铜和白铜。天然和早期冶炼的铜,没有参入其他金属,称为“红铜”;铜中加入适量的锡或铅,熔点降低且改善硬度,称为“锡青铜”或“铅青铜”,同城“青铜”。齐家文化时期始出现青铜镜。直晚期二里头文化(夏代文化)始产生较为复杂的青铜器、兵器和嵌绿松石的青铜器。商代中期青铜器在铸造工艺上有较大发展,出线了精细花纹,且具备商代大多数器种,并开始出现铭文。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盛行装饰繁缛花纹,铭文字数渐多。西周早期铜器承袭晚商传统,西周中晚期趋向衰落,纹饰趋向简单化,及至春秋中期方出现新的风采。春秋晚期至战国,青铜装饰普遍采用错金银、鎏金、针刻等新工艺。战国晚期日用青铜器增多,转向规格化和朴素的作风。秦汉铜器仍继续这一倾向,多素面,仅铜镜的造型和花纹仍在不断发展。

古代青铜容器,依照其器形和用途可以分为几大类,包括炊器、(盛)食器、(盛、饮)酒器、盥洗器、注水器、盛水或盛冰器等。大部分青铜容器皆为礼器。

1、炊器:又为烹饪器,是古人煮鱼、肉、稻谷熟食之器。

鼎:指腹下附三足或四足的炊具。古代的烹饪之器,和现在家里的锅差不多,用来煮或盛放鱼、羊、豕肉。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比如有名的商代司母戊大方鼎。鼎,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青铜礼器之一。依其造型可以分为釜形、罐形、钵形、壶形、碗形、盂形等各类圆形鼎,偶见方形鼎,还有一些异形鼎。

圆形鼎,始出现商代早期,盛行于商代晚期至两汉时期。这一时期多为礼器。战国、汉代有以鼎为量器者。宋元明清改用黄铜或杂铜铸各式鼎,多为祭祀,明清名为香炉。商代至战国的圆鼎,其演变发

展情况及所具特征大致是:

商代圆鼎,早期多方唇,宽沿平折,口近直或微敛,长圆深腹,圜底或大圜底,下附三空锥状足,拱桥形双耳直立于口沿上。商代中期的圆鼎,腹体较前期的宽而浅,可分直口直腹大圜底(曲率较大)盂形鼎,敛口鼓腹或圆鼓腹圜底罐形鼎,侈口斜直腹或微弧壁浅腹*底盆形鼎诸种。三足由早期的空锥状足演变为实锥状足。商代晚期的圆鼎,三足已经由中期的实锥状足演变为细柱状足或粗柱状足。有的立耳稍外撇,新出现短耳颈垂腹罐形鼎。

西周圆鼎,早期偏晚新出现宽而成垂腹三高柱状足鼎和垂腹附耳矮柱状足鼎,三足均上下粗细一致。中期之初最常见宽体浅垂腹细柱足鼎,腹壁显出倾斜。西周中期较前期新见敛口斜折沿或窄沿平折扁圆腹小环形立耳三矮足罐形鼎。大敞口弧壁浅腹圜底*三矮状足双附耳盆形鼎。带盖或不带盖宽体垂腹双附耳三矮足鼎,式样增多。晚期多见双立耳敞口弧壁深腹或浅腹圜底三兽蹄足盆形鼎,此外,还有一种浅腹盆形鼎下附已近似的三兽蹄足,并在前两足间的器口上设一宽而短微上翘的鎏。

春秋早期的圆鼎,其造型基本上是承袭西周晚期的,变化不大。多见敞口深腹或腹稍微深的三兽蹄足盆形鼎,有的附平盖。立耳有直立和外撇两种,有的为附耳。春秋晚期新出现半球形腹附耳三短粗兽蹄足鼎,带喇叭形钮覆盘式盖,又新见直口直壁深腹圜底釜形三兽下附三粗壮矮兽蹄足斜立耳鼎。

战国早期的圆鼎,有一种半球形腹附耳三细长兽蹄足鼎与春秋晚期所见同类器近似,惟兽蹄足鼎较细长,所附盖为鼎立三环钮覆钵体。中期的近半球体三兽蹄足附耳鼎,腹体较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的同类器物明显宽而稍浅,足跟也显较为肥硕。晚期的圆鼎,有一种盘形鼎,敞口,微弧壁,浅腹,平底下附三粗壮兽蹄形足,附耳下曲上向外平展,口沿一侧带流,自名为“釶鼎”。

方形鼎,有正方体和长方体之分。正方鼎始见于商代早期,长方体流行于商代晚期。战国至汉代方鼎绝迹。宋元明清有仿器、伪器。

商周方鼎的演变发展大致是:商代早期的发现较少。晚期的方鼎,鼎身皆呈长方体,腹深度与商代早期和中期相比较浅,腹壁仍见稍斜直或近直壁者外,新出现腹壁微鼓者,底皆作平,器耳除多见立耳外,还有附耳者。

西周早期的方鼎与商代晚期的造型相似。其造型的基本样式有长方形,立耳,直口,近直壁平底四兽首柱形高足鼎,长方形附耳侈口束颈垂腹平底粗柱足鼎。

扁足鼎,造型多种多样,但无论是传闻的,还是出土的,均器体较大,大多属中、小型者,超过26厘米以上的大型扁足鼎者少见。已知商代扁足鼎皆属于圆鼎,大致可以分为罐形、盆形和钵形三种,前者为宽沿平折直耳,直口微鼓,深腹圜底,附三扁足。后者为立耳直口,腹微鼓而稍深,圜底附三扁足。

异形鼎,属于温酒器。始出现于商代晚期,多见于西周,其后绝迹。

总之,鼎的造型早晚演变规律大致是:耳由小(商)而大(周),由立耳(商、西周)而附耳(春秋、战国、秦、汉),或直立而外侈,腹由深(商)而浅(晚商以后),矮足由锥状空足(早商)而锥状实足(中商)进而柱足(晚上及以后)、又由矮柱到高柱足,尔后蹄足(春秋及以后)、矮蹄足(战国)。

鬲(li,音历):烹饪器的一种。形状和鼎相似,三空足。一般煮饭用,足中空便于炊煮加热。由陶鬲发展而来,青铜鬲出现较晚,已知始见于商代早期,其造型特点是:圆口,袋状腹,分档,裆较窄而高,下附三个较短的锥状足。发展到商代晚期,袋腹逐渐退化,裆渐低,三足由早期后段及中期的钝尖锥状足变成柱状足,并多饰以精美的花纹,其用途可能早已从早期作炊具变成盛器。西周早期新见宽矮裆柱足鬲。至西周中期以后,多见宽矮柱足鬲。至此以后,青铜鬲开始盛行,数量激增,常见成组出土是其标志。

商代中期的鬲,其基本造型特点是:方唇,平折沿,沿面有圆形拱立耳,直颈内束,颈部稍高,折肩鼓腹,分裆,钝锥状空足。

商代晚期的鬲作方唇,侈口,微束颈,微鼓腹,分裆,裆较宽而低,矮柱状足。

西周早期的铜鬲有沿用商代晚期的,但造型显得更规整,而以带盖的伯炬离造型最美观大方。此期始出现形体向低矮方向发展,颈部多呈弧形或直筒形收缩,三足皆作柱状足。新出现圆拱形分裆特矮足柱鬲。西周中期的鬲,其造型变化较大,形体大多显矮宽,多见宽沿斜折无颈鬲或窄沿平折短直颈鬲,偶见立耳,多见附耳,亦出现无耳鬲腹浅而宽,裆宽而低,新见宽沿斜折浅腹平裆底体鬲,足皆较粗短。晚期的鬲,立耳、无耳并存,形体多向浅腹宽体发展演变,其中以方唇、宽沿、平折、敛口、浅腹、宽裆*,兽蹄足、无耳鬲最为流行。

春秋早期除沿用西周晚期的式样外,新见斜折沿,无颈浅腹,宽体呈等边三角形分裆,矮柱足无耳鬲。此外,窄矮平折,短颈浅腹微鼓,宽体*裆,三细高足,外撇的附耳也为前所未有。春秋晚期的鬲,作平沿,直口,短颈,扁圆鼓腹,平裆,兽蹄足,器表饰六条攀附于器腹口衔口沿的透雕龙。

战国早期的铜鬲,造型变化显著,其造型特点是:作方唇,宽沿平折外,浅腹扁鼓,宽平裆,扁平状高足,素面无纹。

总之,鬲的造型早晚演变的大致情况是:直耳鬲早(盛行于商及西周)而附耳鬲晚(流行于西周),无耳鬲早(流行于西周中期及春秋前期),圆而深腹的分裆流行于西周,而扁弧裆或平裆流行于西周中期至春秋,足系锥足早(商),柱足稍后(西周),半圆,半空足盛行于东周;无扉早(商),有扉晚(周),扁圆长方形盛行于西周,高大的盛行于东周。

甗(yan,音演):用于蒸事物的炊具。相当于现在的蒸锅。有圆体三足和方体四足两类。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zeng,音赠),放置食物;下部为鬲,盛水。其中又可分为上下连体或分体两种。如甑与鬲铸为一体称为合体甗,其中部有一铜片,叫做箄(bi,音比)。上有能够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

商代早期的甗皆为甑鬲联体,鬲体高于甑体。甑为方唇,折沿,无耳,敞口,腹壁斜内收,腹较浅,呈盆鼓下连铸鬲,鬲作深腹,高

裆,尖锥状空足。中期的甗亦作甑鬲连体,甑体(不含耳高)与鬲体近等高。甑为方唇,折沿,沿面上有对称圆拱形小立耳,,侈口,腹壁弧内收为圜底,腹较深,下连接鬲,鬲作圆鼓袋状腹,钝尖锥状空足。晚期始出现甑鬲分体甗,甑除仍有直口或侈口立耳外,新出现盘口立耳和侈口兽形附耳。甑部多呈长圆深腹或微弧斜内收深腹,鬲部较为低矮(分体甗除外),低柱足者,甑体显高于鬲体;高柱足者,甑体与鬲体等高或鬲体高于甑体。器足除三联鬲为方足外,皆为圆柱足。

西周早期的连体圆甗的造型与前述的商代晚期Ⅱ型连体甗造型基本相同,惟甗部较商代晚期的矮,而鬲部显较高,新出现分体方甗。西周晚期的甗有分体圆甗和连体方甗两种。其中分体圆甗,甑呈深腹盆形,方唇,平折沿,侈口,束颈,折肩,腹壁弧内收为平底,底有通气的箄孔,平底下设圈足(单置可作足,套入鬲口可增加稳度),颈部设附耳。下体作附耳圆鼎式鬲,口微敛,鼓腹,圜底,三兽蹄高足,而方体甗已由早期的分体甗演变为连体甗,甑作方唇,平折沿,沿面置圆拱形立耳,长方形微侈口,近直壁深腹,束腰下连接分裆鬲,裆缝连于腰际,四足似柱状又近似蹄形,线条棱角分明,虽甑体显高于鬲体,但仍无头重脚轻之感。

春秋以方甗为流行,已发现的早期甗几乎全属于分体方甗。中期已知皆属于分体或连体圆甗,

战国早期已皆属分体圆甗,甑的腹径均大于鬲的腹径。晚期也全属分体圆甗,甑部是早期造型的沿袭,鬲部已退化至几乎面目全非。

总之,甗的造型早晚的演变情况大致是:甑、鬲(釜)合铸早,分铸晚;甑口小、立耳者早,口大、附耳者晚;甑腹深者早,浅腹晚。

匕:相当于现在的汤匙、调羹,是古代挹取食物的器具。从体上分为尖形体匕和椭圆体匕,从柄上分为曲柄匕和直柄匕。

2、(盛)食器:是古人盛食物的器皿,食器通常有盖,里面的食物不易散落。

簋(gui,音轨):盛食器。是商周时期重要的礼器之一。一般作侈

口,圆体,也有作长方侈口,方体,方圈足。青铜簋是由陶簋发展而来的,从已发现的青铜簋发展判断,始铸用于商代早期,至晚期前期逐渐流行,到西周盛行,春秋早期仍见,但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时期渐已衰落。商代多无盖。无耳或仅有双耳,西周至春秋时期多附盖。有双耳或四耳,有的圈足下加方座或附三足、四足。

商代早期,簋的数量较少,造型式样也少,仅见圆体簋。 商代晚期,簋的数量有所增长,造型式样也增多。有的器体呈深腹盆形,方唇,宽沿外折,无耳,深腹,上腹近首,下腹弧内收为圜底,附喇叭形高圈足。有的侈口,束颈,无耳,扁圆鼓腹,大圜底*,圈足较高。有的长方形侈口,高颈,折肩,长方体浅腹,兽形双耳粗大,耳上有角高于器口,耳下有勾珥低于器底,高方圈足。有的方唇,平折直,直口,浅腹微鼓,双兽首耳,无珥,高圈足,呈假腹状。

西周早期,簋的数量猛增,造型更为多样。耳有无耳、双耳、四耳之分,足有圈足、三足、四足、方座之别。中期,簋的数量较前期又有增长,带盖簋也增多,造型也更多样化。晚期没多少变化。

总之,簋的造型早晚演变的情况大致是:无耳者早,耳下垂珥者为西周及春秋时期;无盖者早,有盖者晚。

簠(fu, 音辅):其实和簋的作用相同,也是盛食物用。多用于宴餐、祭祀时。圆角长方形或长方体,敞口,斜直壁或直壁,平底,下附方圆足或四足(以方圈足居多,并多有缺口;四足偶见)。而最大的特点是器身与器盖的形状相同,大小一致(西周早期例外),合之,上下对称为一体,分之,遂成一对造型相同的器皿。

西周早期后段的簠,作圆角长方体斗状,敞口,腹壁斜直徐内收为平底连铸长方圈足。盖的造型与器身雷同,惟稍小,两者以子母口扣合,无耳。晚期,簠已演变作长方体斗状,大敞口,腹壁斜直,下腹急内收为平底,底下联铸长方圈足四边中部有缺口,腹上壁两侧对称环耳。盖与器体造型,大小一致。

春秋早期,簠的整体造型承袭西周晚期的同类器,惟腹壁更斜直,下腹急内收,腹较浅,耳作简化侧有对称小兽耳。

战国早期,簠作长方形浅槽状方唇,沿平外折,浅腹,上腹直壁,下腹折斜内收为平底,下附四兽蹄形足显外撇,腹两侧设半环形耳。晚期时候,簠长方形直口,上腹垂直,下腹斜直内收为平底,四矩形圈足,无耳。

盨(xu, 音须):用来盛黍,稷,稻,粱用。椭圆形长方体或圆角长方形,敛口,浅腹微鼓,腹侧有耳,圈足,有的圈足中部有缺口,有的圈足下附四个小而矮的足,不设圈足的,在平底四隅有较高的四柱足或兽蹄足。大多带盖,有些为平顶四矩形钮盖,有些为弧顶圈足式钮盖,以前者居多,盖皆可放置盛物。

西周中后期的后段才出现盨,且不流行。晚期开始流行,数量样式增多。新见椭圆形方圈足附耳盨、方圈足双兽耳盨、平底四蹄足附耳盨。

敦(dui,音对):盛黍、稷、稻、粱用。由鼎演变而来,形状酷似西瓜,又称西瓜敦或西瓜鼎。其上下内外皆圆,盖与器体合成球体或卵圆体,两环耳、三短足,盖也可反过来使用。

春秋晚期,出现舟形平底双环耳带覆钵体四环钮盖敦及球形双耳三足()钮敦。

战国早期,出现圈足敦。中期,敦的样式较多,有的作直口,半球形深腹,圜底,矮圈足。上腹有对称环耳,盖与器体相同,相合呈球体,分开便成两件碗式器皿。晚期敦退化,其基本式样作敛口,圆肩,浅腹扁圆,大平底,,三兽蹄足较粗而矮。上腹设对称小环钮套环耳,盖作覆钵体。

豆:古为食肉器,又为菹醢(zu hai,音祖海)器。菹就是今天的咸菜,醢就是今天的肉酱一类的食物。豆上为盘腹或钵,早期浅,春秋后变深,下有长柄及圈足,有的有盖。

铺:盛食器。形似豆,因自名“铺”、“莆”而得名。造型特点是:器身做浅盘平底,与豆作碗型,钵体区别明显,与浅盘豆相比,铺腹稍深,喇叭形圈足较粗短,并多饰镂空,粗柄多呈束腰,有的柄中部饰箍棱,多无盖。

春秋晚期,新见铺盖,铺作直口,浅盘,腹稍深,直壁,平底,粗柄足铺,作低本,做圜底,粗把镂孔花纹,束腰处加饰一道箍棱。

盂:大型盛饭用具。可兼作装水盛冰用具。始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西周,沿用至春秋晚期。其造型特点是:器体大,多作侈口,深腹微鼓,下承圈足。此外,还有作敛口,深腹微鼓,平底,双耳盂。

西周早期的盂作方唇,平沿外折,侈口,上腹稍斜直,下附微鼓,近底急内收为平底,台式圈足外侈,腹两侧设对称附耳。中期的盂,有方唇,侈口,深腹,腹壁缓斜近底圜收为大圜底,台式圈足外侈,腹两侧对称附耳。有的方唇,侈口,近直壁深腹,近底弧内收为平底,圈足较高,上腹设对称附耳。晚期新见深腹盆形双兽耳盂,作方唇,宽沿外折,敛口,短颈内束上腹微鼓,下腹徐徐内收为平底,颈腹间设对称兽首耳。

春秋晚期新见龙套环四耳盂,侈口,短颈内束,溜肩,鼓腹,大圜*底,台式圈足,腹部设两两相对造型雷同的四个卷尾回顾龙形套环大耳。

盆:盛食器。多作敛口或微侈口,宽沿平折或外翻,束颈,折肩或圆肩,深腹,多为平底,偶见平底下附三矮足,上腹或颈腹间设有对称双耳,耳作兽形或环形,一般都带盖,盖作覆钵体式或覆盘式。

絵(hui 音会):盛食器。直口,弧壁,大圜底,口沿下有对称环耳。带盖,盖形如器体,盖体相合呈扁圆体。

3、酒器:分为容酒器、饮酒器和取酒器。

(1)容酒器:是古人盛酒、酿酒的器皿。

卣(you,音有):盛酒的器皿之一。基本形状为圆形或椭圆体、深腹下鼓、圈足或平底,动物形卣附三足或四足。少数无提梁和无盖,绝大多数有提梁,并两端大多饰兽首,多有盖。

商代以圆体卣居多,方体卣、筒形卣均见少,西周则流行椭圆形卣,商代晚期的筒形圈足卣至西周早期已变成直筒形平底卣。动物形卣,仍以商代晚期居多,到西周早期见少。传世卣中,有许多艺术价值很高的精品。

尊:盛酒器。基本形制多为侈口,鼓腹圜底,圈足,形似觚,但中部又比觚肥硕,口部亦比觚大。一般称尊者,分为觚形尊、有肩大口尊和动物形尊三类。

有肩大口尊,做喇叭形大口,高粗颈,折肩或圆肩,鼓腹,微鼓腹或圆鼓腹抑或直腹。平底或圜底下附圈足。

觚形尊,整体造型类似觚而稍粗,微鼓腹,圈足。

动物形尊,此类尊的外形是模拟某种动物塑造而成,口设于背部,作圆形、椭圆形或方形口,多有盖,依动物种类可分为象、羊、猪、犀、虎、貘、麒麟、凤、雁、鸭、鱼诸种,此类尊始出现于商代晚期,在历代发展过程中,不同时代或同一时代不同地区所选的动物种类相同的,但造型也有所不同。,即使同一时代同一种类,其造型也不尽相同。

觥(gong,音工):也称兕觥(si gong,音四工),是古代盛酒或饮酒之器。“兕”是古代的犀牛,以前用其角做觥,因不易保存,故殷商时期改用铜作觥。觥体为椭圆形或方形,圜底或平底,下有圈足。三足或四足,前有宽流,后有鋬手(pan,音判,把手的意思),皆带盖,盖多作兽首形或长鼻象首形。

盉(he,音和):酒器。相当于今日的茶壶,是古代调和酒、水及

温酒之器。顶部或肩部设一斜置的管状嘴,敛口,束颈(短颈多,长颈少见,无颈偶见),深腹、鼓腹,圜底或分裆,三足、圈足或四足,多有单鋬,有的设贯耳或提梁,多带盖,已知青铜盉始见于商代早期,流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其后沿用到战国。

罍(lei,音雷):是古代的酿酒器,又为大型的盛酒器。形制大体分为两种:圆形罍和方形罍。一般作侈口,短颈,广肩,鼓腹,腹最大径在上腹,下附圈足。肩部设对称双耳衔环,正面肩部或腹下部设有环鼻或兽面鼻钮,有盖。

商代圆罍,多体较高,有鼻钮。故宫博物院收藏意见商代晚期的兽面纹三羊罍是其代表作。平沿,广肩,长圆鼓腹,圈足稍外撇。肩上饰三卷角羊首,腹外表饰兽纹和目雷文。

西周方罍,多体较瘦高,有鼻钮。于北京房山琉璃河商周遗址出土一件西周大方罍是其代表作。

春秋战国时期,铜罍多体矮,小口,短颈,广肩,下腹内收为平底或微内凹。肩上设对称双耳或四耳,多衔环,无鼻钮。

壶:长颈容酒或水的器皿。《诗·大雅·韩奕》有云:“清酒百壶”,《孟子·梁惠王下》有云:“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壶的形状多种多样,有圆形、方形、扁形、瓠形、贯耳形和蒜头形等。造型是:长颈,深腹圆鼓或垂鼓(少数方体壶除外),矮圈足,多作双耳,有提梁的次之,无耳少见,多带盖。

商代早期始见青铜壶,但不多见,式样也少,皆为带盖圆体圈足提梁壶。商代晚期,青铜壶盛行,造型复杂多样,除沿用圆体壶外,新出现扁椭圆、方、长方体壶,其中以扁椭圆体式样为最多,圆体次之,长方体又次,方体偶见。此时期的壶多无提梁,新见双贯耳、双环耳和无耳,以贯耳为常见。壶体除长方体和方体外,皆垂腹明显,依样式差别可划分为十二余种。

西周早期,铜壶的数量减少,造型单调。皆为圆体壶,多有盖,作圈钮弧顶盖,以前所见菌状钮,四阿式钮不复见。壶体皆为直口或微侈口,粗颈深腹,圈足较矮。提梁两端所饰兽首较商代的增大,无耳、双兽耳少见,贯耳未见。西周中期,壶的数量较前期增多,式样

也增多,而造型变化大,多带盖,皆作大圈钮小盖,圈钮径略小于盖径。西周晚期的壶,数量较少,造型明显变化,多作长方侈口粗长颈椭方体垂腹圈足,双兽首衔环耳,多带平顶盖,盖顶特大,有方圈式和莲瓣式钮。莲瓣式盖钮中部有饰一圆雕卧牛。

春秋早期的壶,新出现圈足单耳连盖提梁。晚期出现双龙耳花瓶式壶;而最令人惊诧的是1923年在河南郑县李家楼春秋墓出土的两件连鹤方壶,微侈口,束颈,鼓腹,方圈足下连铸卷尾张口咋舌龙负器。

战国时期仍复杂多样,其中以扁圆体长方矮圈足小口壶造型最特殊,又以鸟首盖壶造型最为华美。

彝:为盛酒器,或为调和酒、水之器。彝也是古代青铜礼器的通称。器身呈深腹长方体活方体,平底连铸方圈足(圈足中部多有缺口),上承屋顶形盖,盖顶中部设菌状或四阿式钮,盖身相合后,长方体者呈房屋状,方体者呈轿形。

商代晚期的方彝,多作深腹长方体,腹壁微斜直,口略大于底,平底,长方圈足中部有缺口,无耳,屋顶形盖较为低矮。方体呈宽长方体圈足彝及束颈直腹圆角圈足彝次之。偶见偶方彝(以两件束颈折肩微鼓腹方彝连成一角而得名)。

西周早期的方彝,除了沿用商代晚期的某些造型者外,新见的造型有作前后长边左右窄边的纵长方体微斜直壁彝,圈足与盖均较高,还有束颈浅腹微鼓圈足大盖彝。中期,方彝已少见,造型时代风格明显,新见双室彝,作纵向长方体,束颈,折肩,直壁,器内设中壁,将一器隔成两室,两侧设对称象鼻上卷双耳,新见方体彝,作正方直口,直壁,平底,方圈足,上承屋顶形盖,无耳,全器呈花轿形。

瓿(bu,因补):古代盛酒器皿。始出现于商大,流行至战国。瓿形似罍,又似尊。似罍却比罍低矮,且无耳无鼻而有别;似尊却比尊肥大,又圈足上有方孔而有异。

樽:古代盛酒或温酒器皿。盛行于战国至汉代。其造型特点是:容酒樽一般为鼓腹,圜底,下附三足,而温酒樽则为直口,直壁,平底,附三矮兽足,腹部设对称铺首衔环,有盖。

缶:古代盛酒器或温酒器。春秋时用。直口,短直颈,圆鼓腹,圈足,腹部设对称双耳或四耳,有盖。除了圆体缶,亦见方体缶,于安徽寿县蔡侯墓曾出土 四件春秋时期的缶,自名“尊缶“。皆为圆体,腹上背有四兽耳,圈足,有盖。另出土两件自铭“盥缶”者。前者当作容酒器,后者当作盛水器。

(2)饮酒器:用来喝酒的器具。

爵(jiu, 音决):古时饮酒器的总称,相当于现在的酒杯,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青铜利器之一。一般基本形制为圆腹,前有倾酒用的瓦筒似的流,后有尖状尾,腹侧有鋬,口上有两柱,腹下有三尖足。与觚、觯、角、斝共同使用。造型特点是:器口前有鎏,后有尾,杯体作束腰或直筒深腹,平底和圜底,下附三高足正面一侧设单鋬,鎏与杯口间无柱(最早者)或设对称双柱,偶见单柱。同一时期或各时期造型有差别,数量、式样多寡也不同。如:二里头文化期的青铜数量、式样均较少。此时期的青铜爵,一般器壁较薄,器表叫粗糙(少量精致者例外),鎏、尾倾斜度小,鎏多作窄槽形,且较长、较短者偶见,鎏口间多无柱,有柱者还不发达。爵体作扁椭圆形,横断面呈橄榄形,底皆平,下附三锥状足或柱状足,宽带状鋬弧度较大,所设位置与一足在一条垂直线上,有的作无柱假腹平底三柱足。

商代早期的青铜爵,其造型具有二里头文化的爵的某些特征,如体呈扁椭圆体,平底,三锥状足,但也有自己的时代特色,如鎏稍宽,尾部较短,爵体较宽,容量增大,鎏口间设双柱,柱分有钉形和菌状两种,宽带状鋬弧度稍小。商代中期的爵,已大多由此前的扁椭圆体平底爵演变呈圆体圜底爵,柱较发达,菌状柱演变成平顶柱帽柱,三足均作粗实的尖锥状足,偶见平底三锥状足单柱爵,柱高耸,柱顶有大柱帽,三足尖外撇。晚期,爵柱发达,出现双柱由鎏口向后移的趋势,柱顶有菌形、帽形、蟠龙、蟠蛇等式样,其中以菌状柱居多,帽形次之。鎏尾长度比较接近,腹较深,腹壁微鼓或近直,多圜底,偶见平底,三足以三角形锥足为主,少数作三角刀形足,三足较高,三足尖外撇。新出现无柱浅腹直壁平底或有双柱微鼓腹圜底三锥足带盖

爵,盖前端作兽首,与鎏扣合以后似觥,曲背处有一半环形小钮。新见方腹四足爵。

西周早期,沿用商代晚期所见的浅腹直壁平底或圜底三高足爵及无柱带盖爵,但已由商代晚期的浅腹直壁平底演变成深腹微鼓圜底,盖钮也稍向后移。新出现的平顶双柱近直腹圜底宽刀形高足小鋬爵,双柱明显后移。西周中期,前期所见的无柱盖爵被沿用,新出现垂腹圜底扁刀形足小鋬爵,双柱明显后移。

总之,爵的造型早晚演变发展情况大致是:圈足有孔者最早,平底次之,圜底最晚。鎏狭长者为早(早商),鎏短槽宽足高者晚(商代中期至西周),柱小者或无柱者早(夏代至商代中期),柱高者晚(晚商至西周),柱靠尖而直者早,柱靠鎏口间越近者乃至在鎏口间者越晚;足细尖而直者早,足尖外撇者晚。

角:饮酒器,礼器之一。形似爵,与爵的最大区别在于无流无柱,器口作V型或弧形双翼,有的有盖,底近半圆形,三锥形足。

觚(gu,音姑):饮酒器。上下均呈喇叭口状,中为长颈细腰,长筒形身。

商代早期的觚,身较粗短或粗短,同时,又表现出由较粗短向粗短演变,圈足上皆饰有十字形镂孔。商代中期的觚,身较早期的细长,圈足较高,圈足上亦有十字形孔。商代晚期,觚的数量明显增多,造型也多样,主要特征是口作大喇叭形,身较中期又显稍细长,新见较粗短者,圈足较高,圈足上的十字孔已经消失,仅个别尚见十字孔,。至西周早期,觚已经退化,新见大喇叭形口特细长身下喇叭形圈足觚。

总之,觚的造型早晚演变情况大致是:圈足上饰有“十”字孔越粗大者,年代越早;圈足最下一段直壁越高者,年代越晚;口越侈者越晚;腹有凸箍且有扉棱者,年代越晚(商代中期至西周)。

斝(jia,音甲):温酒器,《礼经》上称其为“散”,故“散”又为“斝”的别名。形状像爵,但比爵大,大多作圆口,圆体,三足,极少数作方口,方体,四足,口上皆有带柱帽的双柱,一侧有鋬,底大多作平底,少量作圜底或分裆,与爵相比,斝无鎏无尾是其最大特

色,已知青铜斝始出现于商代早期,盛行于商代,到西周早期衰微。

商代早期的斝,菌状双柱不发达,始出现由矮小渐向较粗的演变趋势,足较细长。中期,斝的发现尚少,器形也较单一,但双柱粗而高,新出现的伞状柱,丁字形三足较早期者粗壮,新见圜底斝。晚期,斝的出土量增多,造型复杂多样,双柱皆呈伞状,柱帽比中间者低矮些,分裆斝的双柱除有菌状、伞状两种外,新见柱帽作凤鸟形。鋬除个别沿用前二期所见的宽带状半环形鋬外,绝大多数为饰兽首形半环形鋬,并多见作龙首鋬。足多粗而高,新见柱足。

西周早期,斝已退化,数量、式样少是其标志,,主要式样有方唇,短直颈,圆肩,袋状腹裆较低矮而呈弧形裆,三柱状足,伞状高柱帽,带圆饼形平顶盖,盖顶中央有双蛇首形环钮。有身呈罐形式,方唇,侈口,粗颈弧内束,深腹垂鼓,平底,三柱足,菌状双柱特发达,带状半环形鋬宽大。

觯(zhi,音志):饮酒器。始见于商代晚期。其造型可分为圆体和扁椭圆体两种,但两种具有共同特点,即作侈口,束颈,深腹,多见垂腹(即腹最大径在下腹),偶见鼓腹或近直腹,平底或圈足。其演变情况和时代特征是:商代晚期的觯作扁椭圆体,亦见圆体觯,大多有盖。至西周早期仍见扁椭圆觯,但造型趋向单一化,大多作椭圆形口,粗颈内束,深垂腹,喇叭形圈足。如上海博物馆的小臣单觯。西周中期,觯的造型变化大,新见喇叭形细长颈垂腹圈足觯和侈口深筒形腹圈足单耳觯。

(3)取酒器:

勺:又谓枓,是取酒器。一般呈短圆筒形,旁有短柄,柄或中空,以安木把。

4、盥器:又称水器,古代盛水之器。

盘:盛水和古人盥洗时承接弃水的用具,也与匜一起使用。青铜

盘始偶见于商代晚期,商代晚期渐流行,盛行于周代,战国以后,盘被洗取而代之。青铜盘的造型特点是:敞口,浅腹,腹壁微鼓,下腹徐内收或急内收为平底,下附圈足、三足、四足,有的设附耳,有的设单鋬,有的作两耳或四耳。

商代的青铜盘皆作大敞口,多宽沿平外折,无耳,弧壁浅腹,圈足上有十字孔或大方孔。早期至晚期的主要变化是,弧壁由徐内收向急内收演变,圈足由较矮向较高发展,晚期出现窄沿。

西周盘,数量增多,造型日趋多样化,大都作窄沿敞口,弧壁浅腹,圈足较高,圈足上无镂孔,圈足下沿加一道边条。一般设有双耳,还有设鋬或带鎏的。西周早期除了沿用商代晚期所见窄沿无耳圈足盘外,先出现附耳圈足盘,附耳未高出器口。

春秋盘,多腹极浅,双耳有的作附耳,有的作龙耳,偶见圈足盘,平底盘,多见三兽蹄形足。春秋早期的造型与西周晚期同类器相似,作双龙耳。春秋中期的造型变化大,腹极浅,平底,三粗状兽蹄足,大附耳呈乙字形曲折,春秋晚期盛行三兽蹄形足浅腹盘,三足外撇。新见四小钮套环四耳三足盘。

战国早期盘,特点极为明显,四小钮套环四耳宽沿敛口圈足盘;双环耳直口浅腹圈足盘;两小钮套环折腹小平底无足盘。其中方形四卧虎足盘是此时期的杰出代表。此器作宽沿平折,长方形直口,直壁浅腹,平底,圆雕四卧虎为足。此外,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一套匜盘,盘作附耳,兽足。战国晚期,盘始微衰,仅见四小套环四耳折腹小平底盘和宽沿折腹大圜底无耳盘。

总之,盘的造型早晚演变的情况大致是:无耳盘早(商),附耳盘晚(西周中期以后),圈足下附三足者更晚(西周后期至战国)。

匜(yi,音仪):古代盥洗时的浇水器,与盘是一套器具。形体椭圆似瓢,腹微鼓,圜底或平底,下附四足、三足、圈足或无足,前有鎏可注水,后有鋬可执拿,有的带盖。

西周中期,匜作微敛口,深腹微鼓,圜底,四兽蹄形足较细长,鎏较宽、深、短,鎏腹间无明显界限,兽首鋬亦较粗短,上端置于近

口沿,有的有虎头形盖。西周晚期的匜,口近直,腹较浅,鎏更长,鎏腹间界限较明显,底大圜,四扁兽蹄形足,龙首大鋬,龙首高出器口,俯首衔口沿。

春秋期匜,直口,腹更浅,底圜*,鎏更长,上昂,明显高出器口,鎏腹间界限明显,龙形大鋬作卷尾俯首衔沿。春秋中期的匜,基本造型是沿袭早期式样,但此前是的槽状鎏足演变成管状鎏,有的作椭圆管形,有的作虎头形曲管,足除沿用四扁兽蹄足外,新见椭圆形高圈足,和三兽蹄形足。

战国时期的匜已少见,并几乎全无足,鎏较长。中期新见管状鎏浅腹大圜底(*),无足匜,鎏上设鸡冠状钮,后部设兽形鋬。于战国晚期新出现长方形管状鎏浅腹微鼓小平底环钮无足匜和长方浅槽状鎏长方上腹,下腹弧内收为圜底小钮套环无足匜。

鉴:古代盛水或冰的器皿。形体一般很大,如大缸,造型多似盆,圆体居多,偶见方体。大敞口,广腹,平底,无足或圈足,两耳或四耳,是大型盛水器。 “鉴”一名就是根据盛水后照容(起镜子)的作用而来。

综上所述,除了以上青铜器种类外,还有兵器、乐器、车马器等。 乐器。有铙、钟(包括甬钟、钮钟与镈)、鼓等。湖北随州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多达65件的青铜编钟,音域宽广、音色漂亮,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冶铸技术及音乐的高度程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