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1./Aug.2015/No.4 文学艺术 跨媒介视阈下电影叙事学的转向 刘永亮,王力平 (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安徽合肥230011) 摘 要:文本和图像是人类表现和传达信息的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也成为电影叙事的基本方式。随着互联网媒 体技术,情境计算和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整个社会进入了以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终端的跨媒体时代。特 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直接影响到人的思想、行为等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在电影叙事 学中形成了新的数据库叙事方式。呈现出反线性的叙事特征。 关键词:电影;叙事学;数据库;文本;图像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558(2015)04-0102-05 一、电影叙事中的文本与图像 1.电影的传统叙事方式:文本叙事 电影叙事学主要依靠文学叙事或符号学原理来研究电影叙事。传统的电影叙事沿袭传统小说叙事的方 式,依据小说文本来安排电影的故事情节、行动动机、人物性格和审美特性,并关注电影剧作的技巧层次。 1895年3月29 Et,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利用“活动摄影机”把具体的真实事件通过单帧的图像变成了流动的 影像,从而形成了电影。起初电影的生产一般都是围绕一个事件,一个故事进行展开,注重故事情节的描述, 加强了影片内容的叙事性。1903年鲍特拍摄《火车大劫案》,用l4个场面镜头讲了一个较为复杂的故事,把 社会新闻拍摄成一部像排演的新闻片。1915年格里菲斯推出长达三个小时的巨片《一个国家的诞生》,他在 拍摄技巧、叙事手法以及艺术处理方面的革新使电影有了自己的叙事语言,也为好莱坞摄制大规模豪华故 事片开辟了道路。由此可见,电影的产生与电影的叙事性有必然的联系,电影有了叙事才称之为电影。电影 才有从科学转化为艺术的可能。罗兰・巴特曾指出,叙述是在人类启蒙、发明语言之后才出现的一种超越历 史、超越文化的古老现象。叙事的媒介并不仅仅局限于语言,还包括电影、绘画、雕塑、戏剧等各种媒介。每种 媒介又有其自身的语言,形成各自的叙事方式。 传统电影的叙事方式一直受到文学理论的影响,特别是小说理论的影响,偏重文本的叙事方式。电影往 往是以时间的流动作为主线,注重电影的结构性,电影叙事也就具有了文学性的特点。电影的叙事方式即电 影文本讲故事的方式,其中包括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调用了哪些元素与功能,设计了什么样的布局结构,采用 收稿日期:2015—04一l5 基金项目:本文为20l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项目《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调侃与反讽”文化研究》 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4VJC760039);2013年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质量工程立项项目《影视表演专业课程考评 模式改革及质量评价标准探析》(项目编号:201317) 作者简介:刘永亮(1979一)男,江苏徐州人,硕士,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视觉文化、艺术学理论;王力平 (1987一),女,山东烟台人,硕士,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研究方向为艺术学理论、中国画创作。 102 了哪些策略与修辞手法,等等。十九世纪末,福克纳在小说的研究中提出了小说的叙事人称问题,电影借用 了小说或剧本的关于叙事学上的视角问题而成为电影叙事的方式也即所谓的电影的文学性。电影与小说、 戏剧有较大的相似性,要贯穿作者的意图,要塑造人物的形象,要再现事件的进程与各种矛盾冲突;小而言 之,指的是电影必须具有故事性【”。在电影的默片时代,往往通过以“间幕”的方式,配用字幕或语音来表达故 事的连贯性。法国学者热拉尔・热奈特在他的《辞格》中,把叙述技巧、诗歌结构、文本空间、叙事与话语等作 为自己研究的内容。他运用结构主义观点建构现代文学叙事学.把叙事学分为叙事的时间、语式和语态三个 方面。由此来看,电影的叙事主要来源于文本的叙事方式。文本的叙事主要包括叙事的内容(时间、地点、人 物和事件),叙事的方式方法,叙事的结构。时间性在电影叙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法国电影叙事学家若斯特 认为时间性在电影的叙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叙述者如何重新安排时间是叙事学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时间 得到了重新安排,叙事才会存在。在电影的叙事中,叙事是一维的、线性的,因此如何把多维的、纠缠在一起 的、共时性的事件以前后有序的方法叙述出来,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时间的过程,还要通过对时间的选择。 时间顺序的调整,时间的变形等手段对时间进行改变和修饰。由此可见,电影的叙事方式从文学叙事学中获 得了一般的概念和方法,文学叙事推动了电影叙事的研究和发展。 2.电影景现:电影的圈像叙事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本的主导作用渐渐式微,读者成了真正的上帝,读者才是最后文本意义的生产者。 罗兰・巴特认为,叙事在现代作品中,叙事者和作者是不同的,作者之死是读者诞生的代价。读者对影像的观 看是通过自己对社会现实中的形体语言的经验来解读图像,就像巴拉兹・贝拉认为“影像的效果,动作表现 力及其多样性使电影变成艺术,因此电影和文学毫无关系”固。起初社会生活中的交往主要依靠现实中的形 体语言来进行交流,随着文字和印刷术的出现,人的形象渐渐消失在文本之中,视觉文化变成了概念文化, 电影的出现使埋藏在概念和文本中的人变成可见的形象而成为电影艺术,又重新回到了视觉文化。法国先 锋派电影反对电影表现故事,认为电影应当在纯粹的视觉语汇中去寻找激情,将梦幻境界作为电影最高的 美学境界。譬如《一条安达卢的狗》《八部半》《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等影片都是重影像,轻叙事,充满探索的精 神,在电影的构建中注重绘画性。在电影的早期发展过程中,在镜头的处理上注重单个镜头的组接。随着摄 影技术的发展,在影视的制作中更注重电影镜头技法的运用,注重影视的绘画性。像伯格曼的《野草莓》《秋 天奏鸣曲》、费穆的《小城之春》、吴贻弓的《城南旧事》等具有诗化品格而富有哲理的电影恰恰是通过注重电 影绘画性而传达出来的。 随着电影语言的丰富,电影镜头的语言成为制造电影景观的依据。现代电影的制作中凸显出电影景观 的探索与运用,景观本身是在展示客观的景象,是对客观真实的一种再现。居伊・波德认为“景观是一种表象 的肯定和将全部社会生活认同为纯粹表象的肯定”【3】,由此可见,景观正反映了人类从心理到视觉上的想象 和欲望。在电影的叙事上通过制造一幕幕的景观视图,其中画面的构成,绚丽的色彩,迷离的图景,构成了一 个个奇观的、虚幻的画面,这欲望和想象是出于人性本能的生理和心理的原始冲动。中国80年代初期陈凯 歌的《黄土地》、张艺谋的《红高粱》等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尊重故事性传统的基础上,开始注重电影的绘画 性的表达与探索,主要是依靠特有的镜像捕捉与叙事艺术如蒙太奇、长镜头等营造一个梦幻般的视听空间。 那些高度写实而又浑然一体的空间处理,质朴逼真又达到象征概括的镜头运用、声画构成,色彩、影调、节奏 的风格化所造成的意象,所有这些都给封闭在情节叙事传统和“影戏”电影中的观众提供了新的审美体验, 从而突出了电影的绘画性和奇观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叙事中的文学性和绘画性置换成电影的智慧型 103 和奇观性。像《青春祭》《良家妇女》《血战台儿庄》《孙中山》等电影都自觉的强化视觉造型的审美意味,注重 色块造型.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中国电影进入了表现化的镜像美学时期。 特别是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大片镜像时代奇观性的视觉盛筵。西方的《超人》《龙卷 风》《侏罗纪公园》《天地大冲撞》《泰坦尼克号》《恐龙》《星球大战前传》《骇客帝国》《哈利波特》《指环王》《玩 具总动员》《剑鱼行动》《盗梦空间》《阿凡达》《最终幻想》等影片借用数字技术创造出人们闻所未闻、见所未 见、甚至想所未想的视觉奇观和虚拟现实,数字化将使未来的电影面目全非 。追求“超级现实”成为现代电 影制作的的要求,特别是数字技术和三维动画制作技术的发展,制造了一个个壮观惊人的奇观场面。电影一 直以运动、追逐、情色、暴力、恐怖等奇观性来满足观者的猎奇心理。此时的电影对空间的处理注重色彩的造 型。画面给人以随意性或者意想不到的奇观效果。在华语片中,李安的《卧虎藏龙》、张艺谋的《英雄》即是借 用数码技术把电影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接着像《十面埋伏》《夜宴》《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青娜》等影片借 用数码技术,以精美的画面,宏大开阔的场面,绚丽的色彩制造出一幅幅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图景。这种视 觉图景本来就是艺术家和观众共同参与的娱乐游戏。 电影的制造者可能是依赖自己的经验、图式和训练,而 在影像的制作中本来不存在视觉真实,艺术家(导演) 观众所看到的却是天真的质朴的或无知的视觉形式。 并不是以让大众获得逼真的视觉效果作为目的,恰好是观众的无知之眼形成了视错觉的最终保障。影像意 识的成熟是第五代作品的突出标志。 二、电影的叙事转型:数据库叙事的特征与表现方式 1.数据库叙事的特征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电影单纯的文本叙事和镜像美学的追求。数字技术、互联网和跨媒体的发展 给电影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数据库叙事是将数据库和电影的叙事揉和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叙事方 式。现代电影中的媒介元素依据大数据的特征而产生电影艺术创作形式,并通过撷取数据库的资源影响电 影结构中的叙事观点。电影的数据库叙事基于网络数据的新媒介平台而产生,并依靠超文本属性的特征而 发展形成一种新的叙事方式。数据库叙事改变了传统的线性叙事方式,否定和颠覆了以前的“线性叙事”,形 成所谓的“反叙事”或“反线性叙事”的形式,我们称之为数据库叙事。 数据库中的超文本的阅读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无始无终、碎片化等“反叙事”特征。人类社会发展到 后现代阶段,在观念、感受、形式、内容及风格等价值取向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现代科技的发展打破了 电影、电视、电脑多媒体、互联网络和新兴媒体的界限,使电影融人后电影时代传媒一体化的潮流之中。电子 媒介的崛起深刻改变了世界的文化面貌,电影电视可以把纸面上的文学转换成可视可听的电子形式。特别 是当代电影形成了数字化和人体相结合的产物,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各类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 使整个社会进入了以移动视屏终端内容消费为特征的跨媒体时代。电影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娱乐元素, 我们对某个电影、某个导演、某个演员,甚至某家影院的各种偏好和关注,改变着电影的生产机制、传播路 径、叙述方式,同时改变着人们消费习惯、观看方式和审美习惯,数据库叙事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数据库叙事是以数据库观测的方式为依据,用从未有的方式来了解人的行为。这种方式的量 化是可以预测的,甚至可以预测人们将要做什么。通过数据库的观测,让人们组织起来做正确的决定,并且 去执行这些决定。人类在数字社会中应该拥有像在现实社会中一样的权利和义务。互联网作为信息载体和 104 数据库而存在,给使用者提供一个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影片本身,观众的需求和行为,电影宣传活动的经 验及反馈等成为一些网络媒体挖掘分析的大数据资源和依据。大数据解决了读者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数 据库的分析来关注读者的意愿和思路,实现电影内容的“跳转”及表达方式的转换,对以后电影的生产起引 导作用。数据库中的超文本使得每个观众摆脱了文本线性的控制,读者可以随意地在各个文本间进行“转 跳”。超文本的阅读形式是一个无序的、随机的,无始无终的过程,原先单一的文本变成了无限延伸、扩展的 超级文本、立体文本,整个社会进入了一个超媒体时代。对于电影生产者来说,投其所好、制造出符合人们观 看习惯、观看方式的电影才能达到最后的目标。电影越来越满足观众个性化需求,最大限度的满足观众对电 影的青睐。’ 2.数据库叙事的表现方式 数据库叙事呈现出与传统叙事方式截然不同的反线性叙事的特征。超文本的最大特点就是丰富了文本 与文本之间的链接,然而这些链接却呈现出非连接性。数据库叙事在语式、时空、语态的表达上进入了一个 全新的叙事角度。数据库叙事常常通过情景计算、穿越、梦境、超现实、意识流、戏中戏的表现方法,运用混 合、镶嵌、拼贴、交叠、覆盖、压缩、扩张、过滤、并置、戏拟、重新排序等手法,表现出无始无终、语义并联、循环 往复、碎片化、随机性、虚拟现实、开放性、互动性的语义和形式。数据库叙事的方式还应用在网络游戏、新媒 体艺术、实验艺术中。 . 数据库叙事电影常常运用情景虚设、情境计算、穿越、梦境、超现实等手法来叙事。像《Her》《阿凡达》《盗 梦空间》《纽约提喻法》《成为马尔科维奇》《改编剧本》《源代码》《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无姓之人》等电影都 运用了情景虚设的方式来叙事。电影《Her》表现出了虚幻性、不确定的特征。电影的制作往往有超乎常人的 想象,就像我们面对的网络聊天一样,网络是虚拟的,我们假定了一个真实的存在,我们会给虚拟的存在说 出内心的真实,我们像在梦里,而又在真实的存在中。电影(Her)中的西奥多在结束了一段令他心碎的爱情 之后,爱上了一个虚拟的叫“萨曼莎”的姑娘,在他们声音的交流中,感情逐步加深,彼此相爱。西奥多爱上的 是人工智能系统,我们习惯于把它称之为情境计算或普适计算或电子生活。它是数字化和人体相结合的产 物,就像我们现在的生活一样。各种媒体终端和网络平台,通过大数据、移动化和互联网等各种手段结合起 来。就形成了现代人的生活。人的生活把现实和虚拟交织在一起。电影的数据库叙事就会通过情境计算、穿 越、梦境、超现实等手法表现虚拟与现实之间的互换。人们的经历是虚幻的也可能是真实的,模糊不清。 数据库叙事呈现出反线性叙事的特征,常用时空并置、交叉、压缩、闪跳、穿越、扩张或者重新排列的方 式来叙事。汤姆・提克威、沃卓斯基姐弟导演的《云图》表现为碎片化、零散化、随机性的特征。电影用了六个 不同时代的故事并置叙事,六组不同的人物角色,把六个故事联系起来同时推进,导演通过画面、调度、特效 的方式。在叙事上进行时空并置、交叉、闪跳、穿越、重新排列等方式把不同时空的人物、场景、事件罗列出 来,整个影片给人一种隐晦的、谲诡的、迷离的感觉,在电影的叙事上出现了无头无尾或者循环不止,它们没 有任何主题或形式上的发展,没有将诸要素组成系列的其他东西,取而代之的是个别项目的集合,而每个个 别的项目又充满着随机性,在它们当中每个项目都拥有和其他项目相近的意义【5】。影片各个片段中的带有彗 星形状的胎记像亘古灵魂的烙印,将人性中的反抗精神代代延续。整部电影运用六个被打乱的割裂的故事 描绘了一幅人类的精神云图。 在当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实验电影、新媒体艺术,他们甚至不表现任何主题,更多的意义 却交给读者去解读。在制作方式上常用混合、重复、并置、互动等方式来表达。这些实验电影、新媒体艺术在 105 视觉的表述上不仅仅表现文本叙事和视觉修辞,更多的是一种思维的开拓。这种表述也许我们不认为是具 有叙事性的,或者可以认为是一种反叙事的叙事形式。 三、结语 在新媒介到来的今天,电影的叙事方式从传统的注重电影文学性和奇观性的叙事方式转变为反线性叙 事的数据库叙事方式。数据库叙事是对传统叙事的颠覆和否定。数据库叙事的到来意味着叙事的终结,并涉 及到电影本体论的探讨。大数据介入电影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库结构的变化的问题,而是一种机制的调 整、文化的发生、思维的革新。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来源于人对世界的认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逐步 发展的过程。有些物质的运动变化并不是人的意识之所想,物质的变化往往会超越人的意识。当物质超越了 意识。我们用先验的秩序或成规来理解新生事物的时候可能就会偏颇。数据库叙事充分表现出了自由和与 随机性,这种自由来源于物质作用于人的自由。任何事物之间并不是有必然之因果关系,但他们却有必然之 联系。客观世界和人的意识都在变化,未来的世界一切皆有可能发生,存在亦必会超越思想。 随着网络和跨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与电影等各种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面对其中艺术、 技术、产业、本体、理论的种种命题,电影必将面临着新的变革。电影数据库叙事借用数据统计、超文本链接 的功能特征使电影的传统叙事发展成为反线性叙事的方式,呈现出开放性、随机性、虚拟性、交互性、碎片化 的特征。电影的数据库叙事方式丰富了电影叙事学的内容,这也必将形成新的电影美学特征和美学判断。 参考文献: 【11沈义贞.电影批评学导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38. 【2】巴拉兹・贝拉.可见的人可见的精神【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11. 【3]王昭风译,居伊・波德.景观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4. 【4】刘永亮,王力平.数字时代中国电影的艺术走向与思考[J].电影评介,2011(1):24. [5]黄鸣奋.数据库艺术:信息科技与叙事实验[J】.三明学院学报,2003(1):9. (责任编辑:黄建华) Narrative Film:Text,Image,Database LIU Yong-liang,WANG U-ping (Anhui College of Arts and Media,Hefei 23001 1,P.R.China) Abstract:text and image aye the two ways for human to express and convey information.These two methods have become a basic mode of film narrati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media technology and exploitation of situation computation and artiifcial intelligent system,the whole society has entered the media era of the Internet media technology.Especially the big data era directly affects people's thinking,behavior and other aspects,changing people's way of life and aesthetic habits.The narration in the iflm forms a new database narrative mode,presenting the anti—linear narrative features. Key words:film;narratology;database;text;image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