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质监统编 施2018-01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湖口县第三小学扩建工程 施工单位: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号:001 项目技术负责人: 专业班组长: 项目专业施工员: 交底时间: 2018年3月10日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交底地址:项目部办公室 交 底 内 容 交底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名称:桩基工程 本工程采用预应力砼管桩基础,属端承摩擦桩。桩型号PHC500 AB 100,桩身直径为500,壁厚100,选用AB型桩。桩身砼强度等级≥C80。本工程采用静压法和锤击法施工,根据静载试验结果,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1750KN(175t)。 一、 施工准备 (一) 作业条件 1、认真处理高空、地上和地下障碍物。 2、对压桩周围4—6m以内的整个区域及桩机行驶线范围内的场地进行平整、夯实。在桩架移动路线上,地面坡度不得大于1%。 3、压桩区域与道路近旁排水通畅。 4、在压桩现场或附近设置水准点,用以检查桩的入土深度。 5、按桩机组装说明由有资质的人员安装桩机与设备、拉通电源,并进行试机,然后移机至起点桩就位,桩架应垂直平稳。 打桩机(静压桩机、柴油锤桩机)、电焊机、桩帽、运桩小车、索具、钢丝绳、钢垫板或槽钢以及木折尺等。 (二)质量标准 主控项目: 1、桩体质量检验。包括桩完整性、裂缝、断桩等。对设计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少于20根;其他桩应不少于20%,且不少于10根。对预制桩及地下水位以上的桩,检查总数量10%,且不少于10根。每个柱子承台不少于1根。 2、桩位偏差。项目如下,尺量检查,根据桩位放线检查。 一般项目: 1、成品桩外形。表面平整、掉角深度<10mm、蜂窝面积小于总面积0.5%,颜色均匀。观察检查。 2、成品桩裂缝(收缩或起吊、运输、堆放引起的裂缝)。深度<20mm,宽度<0.25,横向裂缝不超过边长的一半。用裂缝测定仪测量。此项地下水侵蚀地区,锤击数超过500击的长桩不适用。检查测定记录。 3、成品桩尺寸。横断面边长±5mm;桩顶对角线差<10mm;桩尖中心线<10mm;桩身弯曲矢高<1/1000L。用尺量检查。桩顶平整度<2mm,用水平尺检查。 4、停锤标准。符合设计要求,现场实测或检查沉桩记录。 施工中桩体垂直度、沉桩情况、桩顶完整状况、接桩质量等进行检查,对电焊接桩,重要工程应做10%的焊缝探伤检查。施工结束后做承载力体质量检验。 检查后形成施工记录或检验报告。 检查施工记录和检验报告。 混凝土预制桩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项序号 目 主 1 控 2 项 目 3 1 2 3 检 查 项 目 桩体质量检验 桩位偏差 承载力 砂、石、水泥、钢材等材料 (现场预制时) 混凝土配合比及强度(现场 预制时) 成品桩外形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 设计要求 第5.1.3条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检 查 方 法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尺量检查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检查产品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检查配合比单、计量记录、试验报告 4 一般项目 5 成品桩裂缝(收缩裂缝或起 吊、装运、堆放引起的裂缝) 成品桩尺寸: 横载面边长(mm) 桩顶对角线差(mm) 桩尖中心线(mm) 桩身弯曲矢高 桩顶平整度(mm) 电焊接桩:焊缝质量 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 6 上下节平面偏差 节点弯矩矢高 7 表面平整,颜色均匀, 掉角深度1.0 秒表测定 mm <10 尺量检查 <1/1000L 尺量检查(L为两节桩长) 秒表测定 秒表测定 水准仪 现场实测或检查沉桩记录 硫磺胶泥接桩:胶泥浇注时间 Min <2 浇注后停歇时间 min >7 mm ±50 8 桩顶标高 设计要求 9 停锤标准 5 成品保护 5.1 桩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起吊,达到100%才能运输。 5.2 桩在起吊和搬运时,必须做到吊点符合设计要求,应平稳并不得损坏。 5.3 桩的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5.3.1 场地应平整、坚应,不得产生不均匀下沉。 5.3.2 垫木与吊点的位置应相同,并应保持在同一平面内。 5.3.3 同桩号的桩应堆放在一起,而桩尖应向一端。 5.3.4 多层垫木应上下对齐,最下层的垫木应适当加宽。堆放层数一般不宜超过4层。 5.4 妥善保护好桩基的轴线和标高控制桩,不得由于碰撞和振动而位移。 5.5 打桩时如发现地质资料与提供的数据不符时,应停止施工,并与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处理。 5.6 在邻近有建筑物或岸边、斜坡上打桩时,应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施工时应随时进行观测,确保避免因打桩振动而发生完全事故。 5.7 打桩完毕进行基坑开挖时,应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桩的位移和倾斜。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预制桩必须提前定货加工,打桩时预制桩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并应增加养护期一个月后方准施打。 6.2 桩顶断裂。由于桩身弯曲过大、强度不足及地下有障碍物等原因造成,或桩在堆放、起吊、运输过程中产生断裂,没有发现而致,应及时检查。 6.3 桩顶碎裂。由于桩顶强度不够及钢筋网片不足、主筋距桩顶面太小,或桩顶不平、施工机具选择不当等原因所造成。应加强施工准备时的检查。 6.4 桩身倾斜。由于场地不平、打桩机底盘不水平或稳桩不垂直、桩尖在地下遇见硬物等原因所造成。应严格按工艺操作规定执行。 6.5 接桩处拉脱开裂。连接处表面不干净、连续铁件不平、焊接质量不符合要求、接桩上下中心线不在同一条线上等原因所造成。应保证接桩的质量。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出厂合格证。 7.2 试桩或试验记录。 二、 施工工艺与方法 静压法 1、测量定位 测量员用全站仪放出框架涵的轴线控制桩,作业人员根据桩位与框架涵轴线的相对关系放出每个桩位,在桩位中心打一根短钢筋,并点上石灰使标志明显。因场地较软,桩机行走会挤走预定短钢筋,桩机大体就位之后需对桩位进行复核。 2、桩机就位 利用桩机行走装置,移动行走就位,行走过程中要保持机架底盘平稳,桩机就位后将行走油门关闭,然后将机架底盘调到水平固定。桩机就位后,用水平尺校正平台,确保机座水平,并检查桩机的桩孔中心对正桩位标志。 3、管桩就位、对中、调查 利用桩机上附属起重钩及桩机卷扬机吊桩就位,吊点设置在距桩上端0.3L。起动纵向和横向行走油缸,将管桩对准桩位;开动压机油缸将桩压入土中1m左右后停上压桩,从桩的两个正交侧面 (距桩位20m) 用两台经纬仪校正桩身垂直度,将桩身垂直度控制在0.5%之内。第一节桩是否垂直,是保证桩身质量的关键。压桩速度控制在0.03—0.05m/s左右。 4、压桩 通过夹持油缸将桩夹紧,然后使压桩油缸伸程,将压力施加到桩上,压入力由压力表反映。在压桩过程中要认真记录桩入土深度和压力表读数的关系,以判断桩的质量及承载力。当压力表读数突然上升或下降时,要停机对照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看是否遇到障碍物或产生断桩情况等。 施压过程中,注意观察桩身情况,确保轴心受力,若有偏心,及时较正,压桩连续间歇时间不得超过1个小时。 5、接桩 当下一节桩压到露出地面0.8—1.0m时,应接上一节桩。桩节间采用焊接连接。焊接前先将预埋铁件表面清理干净,上下桩节间的缝隙用铁垫片垫密焊牢,焊接要求对称施焊,以减少焊缝变形引起节点弯曲。焊缝应连续、饱满。接桩处的焊缝在自然条件下冷却10-15min,对外露铁件涂刷水柏油防腐漆后,方可打入土中。上下桩的轴线偏差不大于3‰,节点弯曲矢量不得大于1‰桩长。 6、送桩 桩顶低于地面标高尚未达到设计标高时,采用专用桩筒送桩,送桩深度不超过1.5m。送桩方法:将送桩筒底端对准送桩桩顶(锥形导向头套桩管内空),然后施压以便达到设计标高位置,桩顶标高采用水准仪测量控制。 7、压桩结束: 对于摩擦桩以达到持力层(管桩的设计标高)作为管桩终压的标准。 当达到极限压力后而没有达到设计标高,应立即通知项目部,经项目部确认后方可终止压桩。 锤击法 1、管桩的接桩与切割 (1)本工程管桩接桩采用焊接接桩法。 (2)下节桩施打后露出地面约0。5~1.0m时即可接桩,任一单桩接头数量不宜超过3个。 (3)桩头应与管桩围焊封闭,下节桩桩头须设置导向箍以保证上下桩节找平接直,上下节桩之间的空隙应用铁片全部填实焊牢,然后沿圆周对称点焊4~6处,待上下桩节固定后再拆除导向箍,继而分层对称施焊,每个接头的焊缝不得少于2层,内层焊必须清理干净后方能施焊外一层,每层焊缝的接头应错开,焊缝厚度6mm,焊缝须饱满,不得出现夹渣或气孔等缺陷。 (4)接桩时上下节段错位偏差不大于2mm,桩节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长的0.1%,且不的大于20 mm。 (5)焊缝质量等级不小于二级 2、管桩的施打 1)第一节管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桩位偏差不大于20mm。 2)管桩施打过程中,桩锤、桩帽和桩身的中心线应重合,桩身倾斜率不得超过0.8%。当桩身倾斜率超过0.8%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桩架等强行回扳的方法纠偏。 3)当管桩一插入地表后就遇上厚度较大的淤泥层或松软的回填土时,应采用不点火的(空锤)方式施打。 4)在较厚的粘土、粉质土层中施打管桩,不宜采用大流水打桩施工法,宜将每根桩一次性连续打到底,尽量减少中间休歇时间,且尽可能避免在接近设计深度时进行接桩。 6)打桩的最后灌入度应在下列条件下测量:桩头完好无损;柴油锤跳动正常;桩锤、桩帽、送桩器及桩身中心线重合;桩帽衬垫厚度正常;打桩结束前立即测定。 7)每根桩的总锤击数及最后1m沉桩锤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①PC桩总锤击数不宜超过2000,最后1米沉桩锤击数不宜超过250;②PHC桩总锤击数不宜超过2500,最后1米沉桩锤击数不宜超过300。 8)打桩时应由专职记录员及时准确地填写管桩施工记录表,由当班施工单位的质检员验证签名,并经当班监理人员(或建设单位代表)验证签名后方可作为有效施工记录。 (2)打桩时,桩帽及垫层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桩帽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打性。 ②桩帽宜做成圆筒型,套桩头用的筒体深度宜取350~400mm,内径应比管外径大20~30mm。 ③打桩时桩帽与桩头之间应设置弹性衬垫,衬垫可采用麻袋、硬纸板、水泥纸袋、胶合板等材料制作,衬垫厚度应均匀且经锤台压实后的厚度应为120~150mm, 在打桩期间应经常检查,及时更换或补充。 ④桩帽和桩锤之间应用竖纹硬木或盘圆层叠的钢丝绳作“锤垫”,其厚度宜取150~200mm。 ⑤桩帽套筒应与施打的管桩直径相匹配,严禁使用过渡性钢套用大桩帽打小直径管桩。 3、送桩 (1)锤击沉桩送桩应符合以下规定 1)当地表以下有较厚的淤泥土层时,送桩深度不宜大于2.0m。 2)当桩顶打至接近地面需要送桩时,应测出桩的垂直度并检查桩头质量,合格后立即送桩。 3)送桩的最后灌入度应参考同一条件的桩不送桩时的最后灌入度予以修正。 4)送桩深度超过2m且不大于6m时,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①打桩机具是三点支撑履带自行式或步履式柴油打桩机; ②桩端持力层顶面埋深与标高应基本一致,且持力层厚度不小于4m,或持力层上面有较厚的全风化岩层、硬塑-坚硬粘土层或中密-密实砂土层。 ③具有拔出长送桩器的能力。 (2)送桩器及衬垫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送桩器宜做成圆筒型,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打性,送桩器长度应满足送桩深度要求,器身弯曲度不得大于1/1000。 ②送桩器上下两端面应平整,且与送桩器中心轴相垂直。 ③送桩器应与管桩匹配,套筒式送桩器下端的套筒深度宜取250~350mm,内径应比管桩外径大20~30mm。 ④送桩器下端应设置套筒,套筒深度为300~350mm,内径比管桩外径大20~30mm。 ⑤送桩作业时,送桩器套筒内应设置硬纸板或废旧夹板等衬垫,衬垫经锤击压实后的厚度不宜小于60mm。 4、收锤 桩终止锤击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桩端位于一般土层时,应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为辅; 2)桩端达到坚硬、硬塑的黏性土、中密以上粉土、砂土、碎石类土及风化岩时,应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标高为辅; 3)收锤标准以达到的桩端持力层(定性)和最后的灌入度或最后1~3米的每米沉桩锤击数(定量)作为主要的收锤控制指标。 4)打桩的最后灌入度测量条件: ①桩头和桩身完好; ②柴油锤油门设在1~2档且跳动正常,液压锤落距约为80cm且跳动正常; ③桩锤、桩帽、桩身及送桩器中心线重合; ④桩帽及送桩器套筒内衬垫厚度基本符合规程规定; ⑤打桩结束前即完成测定,不得间隔较长时间后才量测。 5)根据试桩,收锤标准为:最后3阵平均贯入度控制在30mm以内。 三、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1、桩帽与桩之间、送桩器和桩之间要适当加弹性衬垫,且桩帽或压桩器与桩周围的间隙应为5-10mm。 2、桩机在定位后应将桩机垂直调校在0.5%范围内方可压桩,在压桩过程中要随时测桩身垂直度,若发现偏差较大时应立即停机,调校后再行施压。压桩后的垂直度不应大于1%。 3、桩上下节必须接直焊牢,就位时下节桩须设导向箍以保证上下节接直,如桩节之间间隙较大,应用铁片填实焊牢,结合面之间间隙不得大于2mm。 4、一根桩原则上应一次压入,中途不得人为停止压桩。压桩应做到随送随压。 5、压桩过程中应防止桩偏移,遇下列情况停止压机,报项目部并经分析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1)贯入度发生急剧变化; 2)桩身突然倾斜、移位; 3)桩头破碎或桩身开裂; 4)附近地面有严重隆起现象。 八、常见的质量问题分析与处理: 1、桩倾斜:插桩初压就有较大幅度的桩端走位和倾斜。碰到此种情况,很可能在地面下不远处有障碍物。处理的措施主要是在压桩施工前将地面下块石等障碍物彻底清理干净。 2、桩尖达不到设计深度:静压管桩施工时,若发生个别桩长达不到设计深度,其原因可能是: a、桩尖碰到了局部的较厚夹层或其他硬层。 b、中断沉桩的时间过长,由于设备故障或其他特殊原因,致使沉桩突然中断,延时时间过长,沉桩阻力增加,使桩无法沉到设计深度。 c、接桩时,桩尖停留在硬土层内,若时间拖长,很可能不能继续沉桩。发生管桩沉不下去时,应冷静分析原因,找出对策才能继续施工,切不要盲目加大压桩力强行沉桩。 3、不能压至设计标高的处理 实际施工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个别桩因地质等原因,不能压至设计标高的情况,如果有这种情况出现,应首先查找压桩设备的原因,在确认设备正常后,将情况汇报项目部,按照项目部提出的相应措施执行。 四、各项沉桩施工保证措施 1、运至现场的预制管桩,厂方必须提供其完整的有关资料及产品质量保证书,并经现场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成品桩质量验收标准为:外观无蜂窝、露筋、裂缝、色感均匀、桩顶处无孔隙。 管壁厚度 ±5mm 桩尖中心线 <2mm 顶面平整度 10mm 桩体弯曲 <1/1000Lmm L为桩长 2、压桩深度控制按设计高程、压桩力和稳压下沉量相结合的原则,并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综合确定。 3、压桩过程中,桩架应坚实、稳固,桩帽和桩身应保持在同一垂直的轴线上,保证不出现斜压的现象。 4、管桩接头焊接采用J422焊条。施焊时,先用点焊固定,然后分三次焊满焊缝,第二次焊时要将前一次焊缝表面的焊渣夹渣等清理干净,焊缝要饱满无夹渣、气孔。 5、桩端钢帽要刷干净,去掉泥土等杂物,施焊时先固定四点,然后对称焊接,减少焊接变形。 6、接桩时,动作要迅速,速度要快,保证连续沉桩,间歇时间不宜太长。 7、沉桩时,如沉桩发生突然变化时,应注意保持桩处于轴心受压状态,有偏移应及时调正,以免发生桩顶破碎及断桩质量事故。若发生移位,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破碎等情况时,应暂停压桩,与项目部协商后才能施工,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在施工中如出现桩的挤偏、隆起、挤断现象,应采取跳桩顺序施工、并调整压桩速度。 五、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1、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033—2001)有关规定。桩机安装完毕,应对整机进行试运转。设备安装验收后才能使用,并悬挂安全标志。 2、工人上岗前必需进行安全教育,并要求持证上岗。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并系紧帽带。进入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十不准”规定。严禁酒后操作。 3、上班前必须在桩机各部件及钢丝绳、转动部分加润滑油,各制动部分要灵敏。检查并确认各传动机、齿轮箱、防护罩良,各部件连接牢固。确认起重机起升、变帽机构正常,吊具、钢丝绳、制动器良好。并试机正常后方能施工。 4、桩机行动时,指挥员应注意地面及空中的情况,要保证桩架的稳定、平衡、垂直移动,保证安全。 5、压机作业时,应有统一指挥,压桩人员和吊桩人员应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压桩机的电动机尚未正常运行前,不得进行压桩。起重机吊桩进入夹持机构进行接桩或插桩作业中,应确认在压桩开始前吊钩已安全脱离桩体。 6、压桩时,非工作人员应离机10m以外,起重机的起重臂下,严禁站人。 7、当桩顶不能最后压到设计标高时,应将桩顶部分凿去,不得用桩机行走的方式将桩强行推断。 6、机电设备维修时必须见切断电源,停电后方能进行。 8、所有用电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保证一机一闸一漏电开关,漏电开关采用两级以上设置,实行三相五线制。电箱和机具采用黄绿双色线进行接零保护。 9、电箱能防雨,门锁齐全,出线电缆化,一律架空,不拖地。 10、施工现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设立警告牌。 施工单位技术交底人签字: 施工班组接受人签字: 注:①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系指施工单位自行制定的企业标准(如施工操作工艺标准、工法等)的名称、编号;②企业标准应有编制人、批准人、批准时间、执行时间、标准名称及编号;③企业标准的质量水平不得低于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要求;④施工单位当前如无企业标准,可暂选用国家有关部委、省市及其他企业公开发布的标准,但选用标准的质量水平不得低于国家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要求;⑤交底内容摘要,只填写已交待执行标准中的章、节标题和补充内容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