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心理护理模式对无偿献血及护理满意度的临床观察

心理护理模式对无偿献血及护理满意度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4-05-25 来源:世旅网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118

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19年第4卷第45期Vol.4, No.45, 2019

心理护理模式对无偿献血及护理满意度的临床观察

王玉娟

(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血站,江苏 启东 226200)【摘要】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模式对无偿献血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无偿献血的志愿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各2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进行详细比较,整体满意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偿献血在志愿者中进行使用可对献血中情绪进行改善,为患者提供更加理想的治疗,保证护理整体满意率。

【关键词】心理护理模式;无偿献血;护理满意度;效果

【中图分类号】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45.118.01

心理护理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在护理中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且通过科学的心理干预,对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引导,使得患者可以更加积极的应对治疗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心理护理模式的开展,在医学各个方面均得到普及以及推广,在无偿献血中也得到相应的普及,将其应用到无偿献血中。无偿献血属于自主性的活动,志愿者在进行献血的过程中可能由于恐惧、焦虑等心理,对于献血的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采用科学的、细腻的心理护理可降低因为心理因素造成的不良反应,提升志愿者献血的积极性。本文研究主要针对心理护理模式对无偿献血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进行详细的观察,具体分析包括。

2 结 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进行详细比较,整体满意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n(%)]

组别对照组(n=250)观察组(n=250)

x2P

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125(50.00)75(30.00)150(60.00)80(32.00)

--------50(20.00)200(80.00)20(8.00)

----230(92.00)14.9500.03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无偿献血的志愿者500例作

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各250例。其中,对照组男156例,女94例,平均年龄(33.21±6.67)岁;观察组男155例,女95例,平均年龄为(33.32±6.56)岁。两组患者经检查均身体健康,身体无其他疾病,并签署研究同意书。两组志愿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无偿献血过程中出现不良感应可能的原因主要可以从身体、心理等方展示出来,身体原因包括患者因为低血糖等原因造成的一些问题,通过科学的护理可对该情况进行缓解。另一方面心理问题,志愿者因为初次献血过程中因为心理紧张等问题,出现一些不适反应,进而出现严重的排斥,无法保持二次甚至是多次献血,因此在献血过程中可增加心理护理各项措施,通过对志愿者心里的引导,提升护理满意率[4]。

从研究中可以分析出,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进行详细比较,整体满意率显著改善。献血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各项措施的制定,可以在患者紧张的情况下对其心理进行必要的安抚,感受到温馨等环境,缓解恐惧等心理,降低志愿者在献血过程中因为心理问题造成的紧张等不良反应;心理护理中在护理中为志愿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在整个捐赠过程中对将志愿者的心理进行全面的关怀,提供温馨舒适的环境,将志愿者心理的各项压力进行缓解,降低其心中的各项压力,对于志愿者后期献血的持续性提供更加理想的条件;心理护理中对于护理人员的各项能力进行提升,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降低献血过程中疼痛等发生概率,缓解患者的恐惧情绪,便于后期持续献血的开展[5]。

综上,无偿献血在志愿者中进行使用可对献血中情绪进行改善,为患者提供更加理想的治疗,保证护理整体满意率。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措施,指导志愿者填写信息、进行必要的糖分补充、纠正献血过程中的一些不良行为等。观察组则联合常规与心理护理,在志愿者进入献血室过程中,对于志愿者的咨询进行进行耐心的讲解,缓解紧张等不良情绪,增进相互之间的距离[2]。在沟通中需保持缓慢的语速,观察志愿者的心理特征,适时的进行必要的工作;保持献血环境的整体干净整洁,在工作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工作中热情、细心,并且在抽血的过程中播放舒缓的音乐,通过亲切的交谈等,消除志愿者的紧张等情绪,保持稳定的状态;不良心理是影响献血进行的主要因素,部分献血人员未意识到鲜血的重要性,过度惊恐,因此需在献血过程中将其行为进行充分肯定,将志愿者的注意力进行转移,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如在采集中发生不良反应,则需给予其合理的解释,如为紧张情绪造成的问题,需待患者情绪得到充分的缓解后,保证其不会遗漏后遗症;注意保证患者的个人隐私,在采血之前护理人员与献血志愿者之间需进行详细的交流沟通,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献血禁忌,对于志愿者的隐私需进行全面的保密,同时需增加护理人员自身的护理技巧,尽量降低在献血过程中的不适和疼痛[3]。

参考文献

[1] 于良.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

刊),2015(12):16-18.

[2] 朱春莲.采血护士实施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招募中的积极作用[J].

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5):133-135.

[3] 赵艳杰.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外医

疗,2015,34(06):150-152.

[4] 施海燕.对无偿献血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

南,2013,11(30):247-248.

[5] 刘先敏.心理护理对减少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

学,2012,33(10):2216-2217.

1.3 观察指标研究详细数据对比指标为护理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文编辑:刘欣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