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膀胱切除术加乙状结肠原位代膀胱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入院治疗的膀胱切除术加乙状结肠原位代膀胱术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50例)和观察组(n=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两组均进行7d护理,护理完毕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记录并统计两组手术后首次排便、排气、胃肠蠕动恢复正常、首次进食及术后住院时间;采用Life Tech Janus V型尿动力学仪测定两组护理前、护理后7d残尿量、膀胱容量及最大尿流率水平;记录并统计两组护理后7d 肠梗阻、肠瘘、盆腔出血及尿瘘发生率,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康复护理后首次排便、排气、胃肠蠕动恢复正常、首次进食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7d 残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7d膀胱容量及最大尿流率,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7d 肠梗阻、肠瘘、盆腔出血及尿瘘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康复护理干预用于膀胱切除术加乙状结肠原位代膀胱术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高尿流动力学水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康复护理干预;膀胱切除术;乙状结肠原位代膀胱术;胃肠功能;尿流动力学;并发症
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属于泌尿系最为常见的肿瘤,占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的第一位,而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1]。国内学者研究表明[2]:膀胱癌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甚至儿童,但是多发生于50-70岁人群中,发病早期临床表现为血尿,且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表现为尿频、尿急及排尿困难,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及生活。膀胱癌病因复杂,既然与遗传因素有关,又与环境因素有关,且吸烟与职业接触芳香胺类化学物质是目前临床已经明确的致病危险因素[3]。目前,临床上对于膀胱癌以膀胱切除术加乙状结肠原位代膀胱术治疗为主,通过手术能切除病灶组织,提高贮尿、控尿及排尿功能[4]。但是,膀胱切除术加乙状结肠原位代膀胱术风险性较高,手术创伤较大,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胃肠功能障碍,使得患者对围术期护理提出
更高的要求[5]。因此,本研究以2016年12月-2018年1月入院治疗的膀胱切除术加乙状结肠原位代膀胱术患者100例,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膀胱切除术加乙状结肠原位代膀胱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入院治疗的膀胱切除术加乙状结肠原位代膀胱术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男41例,女9例,年龄(45-72)岁,平均(62.35±6.72)岁。病理分型:移行细胞癌III期28例,IV期22例。并发症状:夜间尿失禁23例,完全尿失禁6例,残余尿量增多21例。观察组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44-73)岁,平均(62.64±6.75)岁。病理分型:移行细胞癌III期27例,IV期23例。并发症状:夜间尿失禁22例,完全尿失禁8例,残余尿量增多20例。本研究均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监督、批准下完成。两组性别、年龄、病理分型及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膀胱癌临床诊断标准[6],且均手术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2)符合膀胱切除术加乙状结肠原位代膀胱术治疗适应证;(3)能遵循医嘱完成相关检查及护理者。
排除标准:(1)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2)预计生存期<6个月;(3)合并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或伴有明显精神异常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积极向患者宣传教育膀胱癌、膀胱切除术加乙状结肠原位代膀胱术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风险、术后并发症等;加强患者日常护理,让患者能更好的应对手术。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膀胱切除术加乙状结肠原位代膀胱术主要涉及泌尿系统与消化系统,多数患者短时间内难以接受,不免会产生恐惧、害怕等负性情绪。因此,术前加强患者心理护理,积极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善于通过通俗易懂的言语及成功的病例向患者宣传教育,消除患者内心的不安及焦虑,提高患者手术配合度。②术前营养支持。膀胱癌患者随着病情的不断
发展,常伴有不同程度消瘦、营养不良等,为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前加强患者营养支持干预,及时帮助患者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③术前胃肠道准备。对于确定手术治疗患者术前完成肠道准备,术前3d饮食流质食物,术前当晚禁食、禁饮,并且对患者进行观察处理,留置胃管并进行固定。(2)术后护理。术后加强患者基础护理,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严格记录24h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正确指导其锻炼,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术后加强患者饮食指导,待肠道功能恢复及排气肛门排气后方可进食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及普食;同时,术后加强患者引流管护理,保证所有引流管处于通畅状态;引流管上应注明标签,密切监测引流液的量、性质。(3)并发症护理。膀胱切除术加乙状结肠原位代膀胱术风险性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后对可能产生的并发症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加强其新膀胱功能训练,让患者尽早适应。两组均进行7d护理,护理完毕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
1.4 观察指标
(1)胃肠功能恢复。记录并统计两组手术后首次排便、排气、胃肠蠕动恢复正常、首次进食及术后住院时间;(2)尿流动力学水平。采用Life Tech Janus V型尿动力学仪测定两组护理前、护理后7d残尿量、膀胱容量及最大尿流率水平,有关操作严格遵循仪器操作说明书完成[7-8];(3)并发症。记录并统计两组护理后7d 肠梗阻、肠瘘、盆腔出血及尿瘘发生率。
1.5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康复护理后首次排便、排气、胃肠蠕动恢复正常、首次进食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xs)
胃肠蠕动恢复
组别
例数
首次排便(d) 首次排气(h)
正常(h)
进食(h)
时间(d)
术后首次
术后住院
观察组 对照组 t P 50 50 / / 3.41±0.52 6.78±0.55 10.836 0.000 4.35±1.09 7.48±1.21 11.093 0.000 4.39±1.12 8.04±1.23 14.395 0.000 6.09±0.84 10.77±0.91 12.138 0.000 10.31±2.31 15.39±3.05 14.552 0.000 2.2 两组尿流动力学水平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7d 残尿量,少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7d膀胱容量及最大尿流率,均大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7d 残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7d膀胱容量及最大尿流率,均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尿流动力学水平比较(xs)
组别
护理前
观察组
护理后7d t P
对照组
t P t观察组VS对照组 P观察组VS对照组
护理前 护理后7d
13.29±3.25 14.598 0.000 29.47±4.60 18.46±3.48 11.291 0.000 12.185 0.000
405.73±23.95 10.825 0.000 373.99±19.55 382.58±20.44 14.592 0.000 11.194 0.000
18.77±3.21 15.892 0.000 14.65±2.33 15.61±2.94 10.895 0.000 14.581 0.000
残尿量(mL) 29.48±4.61
膀胱容量(mL) 374.96±19.56
最大尿流率(mL/s)
14.68±2.34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7d 肠梗阻、肠瘘、盆腔出血及尿瘘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例数 50 50 /
肠梗阻 1(2.00) 2(4.00)
肠瘘 0(0.00) 1(2.00)
盆腔出血 0(0.00) 1(2.00)
尿瘘 1(2.00) 0(0.00) 1.295
x2
P / 0.098 3 讨论
膀胱肿瘤多发生在50-70岁人群中,属于发病率较高的泌尿系较高的恶性肿瘤,而肌浸润型膀胱癌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9-10]。目前,临床上对于膀胱肿瘤以膀胱切除术加乙状结肠原位代膀胱术为主,通过手术能延缓病情发展,促进患者恢复。但是,膀胱肿瘤患者手术过程中常涉及消化系统,导致患者术后胃肠功能会产生不同程度影响[11]。因此,加强膀胱切除术加乙状结肠原位代膀胱术患者护理、干预对改善胃肠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康复护理干预在膀胱切除术加乙状结肠原位代膀胱术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12]。本研究中,观察组康复护理后首次排便、排气、胃肠蠕动恢复正常、首次进食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由此看出:康复护理干预用于膀胱切除术加乙状结肠原位代膀胱术患者中有助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康复护理干预属于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能从手术前、手术后及并发症预防等角度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消除患者内心的负性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能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尿动力学水平[13-14]。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7d 残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7d膀胱容量及最大尿流率,均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康复护理干预的实施能提高患者手术依从性,根据每一位患者情况正确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5]
。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7d 肠梗阻、肠瘘、盆腔出血及尿瘘发生率与对照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康复护理干预的实施能保证患者术后恢复,且并未增加术后恢复风险性。
综上所述,将康复护理干预用于膀胱切除术加乙状结肠原位代膀胱术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高尿流动力学水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申海燕,刘亚珍,杨绮璇,等.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乙状结肠原侄新膀胱术患儿34例的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6):1011-1013.
[2]Curtis J R, Bong L E, Kaplan I V, et al. Tofacitinib, an oral Janus kinase inhibitor: analysis of malignancies across the rheumatoid arthritis clinical development programme:[J]. 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2016, 75(5):831-841.
[3]尚攀峰,岳中瑾,赵彦宗,等.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MainzⅡ)10年经验总结及随访[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6,37(5):335-339.
[4]陈杰,邬文杰,严文波,等.远端乙状结肠造瘘术后腹腔镜辅助二期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的疗效评价[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9):790-794. [5]王浥霏,徐晓婷,王利利,等.CT引导三维后装治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J].肿瘤,2018,38(1):44-50.
[6]陈嘉萍,翁映君,郑秀莲.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3):3237-3240.
[7]Ito H, Aizawa N, Sugiyama R, et al. Functional role of the TRPM8 ion channel in the urinary bladder assessed by conscious cystometry and ex vivo measurements of single-unit mechanosensitive bladder afferent activities in the rat.[J]. Bju International, 2016, 117(3):484-494.
[8]阎璐.功能训练对根治性膀胱全切后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患者的效果[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7,37(8):1665-1669.
[9]张金,李胜文,李然伟.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应用(附16例报告)[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2(2):358-361.
[10]Bhindi B, Hermanns T, Wei Y,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best complete blood count-based predictors for bladder cancer outcome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cal cystectomy[J].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2016, 114(2):207-212.
[11]郑保良,孙国庆.腹腔镜下全膀胱根治性切除对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4):2110-2112.
[12]胡燕,刘义东,张秋玉,等.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异位排尿的护理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1):228-230.
[13]尚攀峰,岳中瑾,赵彦宗,等.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MainzⅡ)10年经验总结及随访[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6,37(5):335-339.
[14]农礼铭,高志远,李陆安.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和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的疗效比较[J].医疗装备,2016,29(18):101-102.
[15]陈杰,邬文杰,严文波,等.远端乙状结肠造瘘术后腹腔镜辅助二期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的疗效评价[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9):790-794. [16]李畅,陈林,孟祥博,等.内镜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6,9(3):136-13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